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哲学、伦理学之源。西方哲学的开创者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Thalēs,约公元前624—约前547)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都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水。中国的儒家、道家学派对于水也有深刻的观察与研究,并用水的原理来构建他们的哲学、伦理学思想体系,用水的规律来规范社会与人生。水中有道,水道与人道相通,是儒、道思想中的深刻内涵。本文无意阐述水与整个传统哲学和伦理学思想史的关系,仅想就先秦儒道哲学中的智慧范畴与水的关系的思想作一比较,从而发现儒道怎样从水这个共同的东西出发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怎样从水中发现道,又怎样从水反观人的智慧和品德。哲学在中国历史上被看成是智慧之学,传统伦理也赋予智慧以“五常”之一的地位,因而笔者把研究的基点放在智、水关系的比较上,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儒道思想的差异,有助于纠正以往人们对于儒道哲学所持的偏见,而且也许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于整个哲学和伦理学的理解。 一、水与道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他的学说是建筑在对水的观察和思索的基础之上的。《吕氏春秋·不二》云:“老耽贵柔”。这一说法十分精辟地概括了老子哲学的基本特点,为大多数中国思想史家所一致认同。然而,我们如果进一步追问:老聃何以贵柔?人们的看法和解释就很不相同了。 有一种观点认为,老子的哲学是一种雌性的、女性的或阴性的哲学。雌性或女性在体能上不如雄性或男性,自然界中的阴不及阳盛,所以,雌性或女性采取了不争强好胜、以静制动的阴柔的存在方式。老子把这种现象提升为一种哲学,所以,呈现出“贵柔”的特点。诚然,老子确实说过这样的话:“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1](第6章)“谷种”二字比喻道的虚静和变化无穷;“不死”二字喻道之永恒不灭;“牝”本指母性生殖器,故“玄牝”谓最幽远广大而不测的母性生殖器,以喻世界万物都自道生出。老子此章强调的是万物的本原问题,倒不是在论母性生殖。老子又说:“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1](第61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1](第28章)老子看到了雌喜静好下,雄喜动好上,而雌常胜雄,所以,让人从中悟出守静处下的好处。老子是一个善于从具体现象概括出至深道理的思想家。他的守柔之道,并不仅仅是从雌雄交配现象中引申出来的,而是建筑在广泛的感性观察和理智分析基础之上的。 《老子》第76章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在这里,老子把世界上的事物分成两类,一类是生存的一类,一类是死亡的一类。坚强的东西即将或已经失去生机,是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则生机内藏,是属于生存的一类。道是永恒不灭、万古长存的。那么,坚强的和死亡的一类一定是远离了道,“不道”故而早亡;柔弱的和生存的一类事物必然是符合道的,合道才能不死。这也就是说,柔弱的东西之中都蕴藏着道,要认识道就要从认识柔弱的东西开始。 在现象界,什么东西是最柔弱的?不是雌性。因为雌性事物虽有柔弱的一面,但它们也会死,死后同样也“坚强”。只有那至柔的事物,只有永远不“坚强”的东西,其中才包含着至道。至柔的事物是什么?是水。 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1](第78章)水是最柔弱的,但滴水可以穿石,积水可以载舟,滔天巨流则可决堤崩山,摧毁一切。水是至为柔弱的,但是胜过一切坚强的事物。老子还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畿
于道。”[1](第8章),王弼注曰:“道无,水有,故曰‘
’也。”人不能以无认识无,只能凭有以体无。水是有(存在),但它很好地表现了道(无)的特点。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故老子用“虚”、“无”来称述它。道作为“虚”和“无”,没有实体,故而是至为柔软的,任何力量都不能把它折断,就像人们无法把水折断一样。古往今来的一切有形的事物都在不断地产生,又在不断地消灭,处于变灭之中,而只有道却不因具体事物的变化、灭亡而改变,所以,老子称它为“常”。所谓“常”,也就是永恒存在而没有变化生灭的意思。道虽然没有实体,但它胜过了一切有实体的东西,就像水胜过任何刚强的东西一样。水还有善利万物和善于处下的特点。一切生物得水则生,失水则死,而水却不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本性。水总是向低洼的地方流,哪里低下,水就停在那里。它虽胜过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强;它虽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高。这也很好地表现了道的特点。万物得道则生,失道则死,天得到它则生,地得到它则宁,神得到它则灵。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个事物,就在于得到了道[1](第39章)。道本身虽然生长万物而不以为德,“长而不宰”,“为而不恃”,是道的重要特点。通过对于水的仔细观察,老子得出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1](第40章)的基本结论。老子一派的哲学是从水中得来,故而《庄子·天下》称其学“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 1993年发掘的郭店楚墓竹简中有一篇佚文,名为《太一生水》。其中说:“太一藏于水,行于时……”[2](P125)太一,指的是道,因此,太一藏于水,即说道藏于水,或道在水中。由此可见,这篇佚文的思想与老子的学说有着非同寻常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