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项基本规范。儒家将诚信视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立政之本”。孔子对诚信这一基本的道德规范作了多方面的阐述,就《论语》而言,仅提到“信”字就达38处之多,包含的内容也相当丰富。挖掘、整理和诠释《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诚信由“诚”和“信”两个规范组成。“诚”作为一般概念,是指真心实意、真诚不欺,《大学》和《中庸》对“诚”字作了系统阐述。《大学》指出:“诚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先决条件。其中谈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而“诚意”中的“诚”字,便是“毋自欺”,即不要自欺欺人。《中庸》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是《中庸》对“诚”这一道德规范的定位。孔子在《论语》中也谈到“诚”,但他更主要是论及“信”。关于什么是“信”的问题,孔子认为,“信”,应该首先是讲信用、守诺言。孔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1](《学而》)就是说,信与道义相近,说过的话要能兑现。从“信”的字面意义来看,“信”由“人”和“言”组成,即“人言为信”,其含义乃是诚实不欺。所以,孔子强调:“与朋友交,言而有信。”[1](《学而》)由此我们发现,孔子把“信”视作人与人交往应该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与朋友交往,应该守诺言,讲信用,以诚相待。要不欺诈,不虚伪,不掩饰。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否则,人们必将生活在一个互不信任,充满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的社会之中,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孔子还认为,“信”还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德。这种品德应该是说话算数,言行一致,不出尔反尔,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弃诺言。所以孔子特别强调要“言必信,行必果。”[1](《子路》) 孔子对“信”大力提倡的同时,也对不讲信用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为政》)还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1](《泰伯》)狂妄自大却又奸巧利滑,愚昧无知却又不诚实,表面诚恳,内心却不讲信用,真不知道这些人以后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那些不讲信用之人表示了深深的担忧,其实质就是对不讲信用的行为的批判。 关于“信”的政治意义,孔子认为,“信”应该成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并进而提出了“诚信”是立民之本的观点。《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颜渊》)孔子认为,军备、粮食和民众的信任是治理好国家的三大条件,而民众对统治者的信任又居于这三大条件的首位。在孔子看来,没有民众对统治者的信任,再多的粮食和军备也无济于事。把民众的信任置于粮食和军备之前,虽然夸大了道德的作用,但是,突出民众对统治者信任的重要性,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统治者与人民的信仰关系,是政治凝聚力形成的前提和关键,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某一政权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关于统治者与民众的信任关系问题,《论语》中还有一段记载:“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1](《子张》)意思是说,统治者只有得到民众的信任,才能顺利地统率民众,否则,民众会认为是统治者有意虐待他们,从而引起民众的反抗。那么,如何才能消除这些误解并赢得民众的信任呢?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学而》)即要求统治者对百姓讲信用,避免铺张浪费,对百姓具有爱心,在役使百姓时不要违背农时。孔子还说:“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1](《尧曰》)统治者对百姓宽容、讲信用,就一定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和信任。可见,孔子把“信”摆在了治理国家、维护统治者利益的最重要位置。 二 《论语》不仅阐述了诚信的丰富含义和实现诚信的社会和政治意义,而且对如何实现诚信作了许多探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个人而言,要做到诚信,必须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觉悟,确立道德追求。孔子一生把能够得到人的信任当作人生追求的目标之一。《论语》记载:“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公冶长》)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使“朋友信之”呢?这就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地反省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学而》)反省自己的目的就是不断地改正过错,使自己能够做得更好。当然,做到这一点,还必须具备宽爱之心和博大的胸怀。具有宽爱之心,就是在家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出外爱朋友,做事谨慎,说话诚实。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学而》)具有博大的胸怀,就是既要具有高山和大海般的气度,又要厚责于己,薄责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缺乏了这些品质,就会斤斤计较、怨天尤人,这样是无法做到诚信的。《论语》指出:“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1](《卫灵公》)就是说,如果做到“忠信笃敬”,即使在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也能受人欢迎。否则,就是在本乡本土,也不会得到信任。因此,要使自己确立“忠信笃敬”的信念。关于加强道德修养和笃行诚信的关系问题,《论语》也作了阐述:“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以忠信诚实为宗旨,追随和服从道义,自然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德。可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笃行诚信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加强道德修养,是实现诚信的一条重要途径;而笃行诚信,又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品德。 加强学习是个人达到诚信的又一重要途径。对此,《中庸》一书提出了“践行善道”的观点,并提出要从学、问、思、辨、行五个方面来践行“诚之”的目的。《中庸》说:“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且要坚定不移地去践行它。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可见,要达到“诚之”这一境界,是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的。孔子指出:“笃信好学,守死善道。”[1](《泰伯》)要做到诚信,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勤奋好学,誓死固守至善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