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制度建设的道德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建新(1955-),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审计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经济论理学研究。(江苏 南京 210000)

原文出处:
经济经纬

内容提要:

道德与信用是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却又在人们的行动中常被忽略的问题。针对信用在社会生活中严重缺失,人们对诚信的呼唤和祈求,建立以资产信用和道德信用为基础的信用制度,确立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的观念,重视对道德责任法制化和政府管理职能道德化的研究,是信用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需要共同关注的课题。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信用制度建立需要新的道德理念

      如果说信用制度建设是以资产信用和道德信用作为信用资源,能够在宏观上对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客观规律和规则要求作出客观反映。那么,通过对现阶段社会普遍存在的失信、失德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能够普遍让人们接受的、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价值观念,确立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信用既是契约经济也是道德经济的信用观念(注:李有爱:用制度拒绝“无信”.《市场报》2001-08-24.),使新的道德理念成为信用制度建设的支撑力量,使之成为道德建设的载体和基础是信用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

      1.确立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的观念。现实中道德的约束力没有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促进作用,反而变成对正直和善良人们的一种伤害,给坑蒙拐骗、违法作恶等行为以机会和契机,其原因主要在于经济体制变化之后带来的人们在价值取向上的多样性趋势,这需要观念形态和价值导向的引导。然而,事实上体现国家经济制度变化的社会价值导向却没能跟上个体价值取向变化,使得在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之后,伦理道德体系不能随之适应变化并担负起主导和指导的作用,这自然会出现诸如社会信用的严重缺失和道德调节乏力的状况。针对这一现状,需要通过信用制度建设来规范和引导个体价值取向的范围和方向,把确立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的观念,作为道德建设的载体和基础,把信用不仅是契约经济,也是道德经济的新的道德观念,作为社会价值导向适应社会经济制度变化的依据,为信用制度建设提供新的具有指导意义的道德阐释和支撑。

      确立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的观念,既是市场秩序完善所呼唤的信用制度建设的要求,也是道德建设所要担负的体现社会道德观念的社会价值导向对多元价值取向引导的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加入国际竞争,对市场的规范化、理性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说现代金融业就是信用关系发展的产物,那么现代市场经济则是一种建立在纷繁复杂的信用关系之上的现代信用经济,一种以信用作为市场交易活动的中介,体现现代市场交易关系理性化、制度化目标和趋势的经济。过去在较狭小的区域内的信用交易,人们还可以用宗族关系、熟人关系等来支撑。现在发生在国际市场上的现代交易,就必然需要以具有切实保证度的信用中介作为国际性交易的基础,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注:李有爱:用制度拒绝“无信”.《市场报》2001-08-24.)。当然,进入现代社会,市场理性化的趋势不仅要求以建立一整套严格的信用制度作为市场管理的可靠保障,而且要求建立具有广泛社会信用基础的信用关系,把信用扩展到更加广阔的领域,能够逐步地被社会各个领域所接受和倡导的社会管理体系,成为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2.确立信用既是经济契约又是道德经济的观念。从道德建设的要求来看,信用也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市场中的遵守承诺、注重信誉作为市场经济的规范要求,正是信用的伦理内涵之体现。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需要规则和秩序,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发展,靠的就是诚实和信用。离开了信用,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就会直接导致市场的失灵。然而,如何针对目前人们盲目的趋利和逐利行为所导致的不讲信用和整个社会经济秩序混乱的状况,解决那些以膨胀的物欲取代法律,以功利取代道德,以单纯对财富的追求取代理性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广泛确立信用既是经济契约又是道德经济的观念。

      契约经济中的义务和责任包括了对信用是道德、是法律、是经济规律、是竞争机制理念的认识和选择。通过发挥道德、法律、经济规律、竞争机制在市场交易中的制约作用,在制度建设上倡导鼓励讲信用的行为,让有信用的人通过依据其资产信用和道德信用获得利益的可持续增长,让企业通过靠信用资本作为扩大规模的必要条件。作为对信用主体的要求,道德信用和资产信用是个体信用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个人诚实守信的品质、信用档案中良好的记录,拥有众多动产和不动产作为最好的信用。在发达国家个人的信用资本是与个人的社会活动记录是相联系的,这是契约经济履行的特点和要求,也是信用的前提和保证。

      信用作为经济的道德是在经济制度建设上,建立起具有让“有德者”能够“有所获得”的制度,培养人们的责任心和羞耻心。如果说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导向把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和对财富的欲望充分调动起来,那么如何针对人们在市场经济中面临的利益驱动,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来进行规范和指导,并针对“有德者”难有所“得”,“缺德者”发达致富的不良现象进行规范和调整。尤其是如何根据现代市场竞争要求,提出既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又有助于解决信用缺失矛盾的举措,能够面对在短时间内需要经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跨越不同的社会形态这一现实(注:刘智峰主编,《道德中国》第40、4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价值导向和社会管理体制。这需要从市场经济的特性确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体系,以中国独特的形象去影响世界。具体做法如下:(1)通过确立契约经济的观念来明确权利和责任,保证信用制度对信用缺失行为具有规范的力度。让经营者清楚:只有通过公平公正的契约手段才能获得交换价值,靠坑蒙、诈骗、制假、售假的手段损害他人和国家利益来满足其个人的物欲,只能得到经济制度、市场规则、社会舆论等的制裁和惩罚。(2)确立道德经济的观念,让道德的监督和道义的支持成为信用制度建设的基础和载体。根据现阶段的实际状况,通过信用制度建设形成资产信用有形的刚性约束机制和道德信用无形的舆论监督机制,培养人们的责任心和羞耻心,提高对资产信用和道德信用的认识程度,从现代法制国家中人们应该具有的“法制”观念和“德治”意识上,创造出有利于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信用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