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3)10-0014-05
马克思在1857至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从社会关系的演变与人的发展角度,把人类社会 划分为三大形态。他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 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 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 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 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1]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的立论,通过对三大社会形态中社会与人发展关系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所作分析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当今中国社会与人发展关系的时代特点,试图阐明在现阶 段促进社会与人统一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社会与人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必然趋势
马克思运用他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分析了社会与人发展的关系,认为社会物质文化条 件发展得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发展,同时人越全面发展,为社会创造的物质文化财 富越多,就越能推动社会的更快发展,社会与人的发展是同一历史进程中的两个不同方 面,它们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的历史过程。
一方面,社会发展是人发展的客观前提。人类是物质世界发展的特定产物,物质世界 是人类存在的前提,人的历史活动不是随心所欲的,总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首先是 生产方式的制约。人的发展并不是经历与社会发展无关的“人—非人—人”所谓的人性 的异化和复归过程,而是经历了如上所述的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相一致的发展过程。 如在农业经济时代,社会以土地为主要经济资源,人被束缚在宗法血缘关系的狭隘联系 中,人的发展受到了严重束缚,显得极其单一和狭窄。在工业经济时代,历史向“世界 历史”转变,由于打破了宗法血缘关系的限制,人得以在广泛的时空关系中拓展自己的 才能和智慧,从而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以知识及 知识与资本的结合为主要资源,以知识创新为基本手段,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以信 息网络为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社会发展速度大大加快,这为人的潜能的挖掘和提升创 造了更有利的条件,人的发展空间大大地拓展了。
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什么是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1]社会是人的 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及社会中惟一活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中的“活的劳动”,个人 发展的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价值尺度,“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而已。”[2]社会离开了个人,就成了一堆毫无生气的物件。唯物史观既把人类社会的 发展看成是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又认为这种客观规律不是“自在 之物”,而正是存在于全社会的人的自觉活动的总结果“合力”之中,是人的主体性本 质力量的对象化、创造性的过程与结果。
二、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关系的时代特点
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历史过程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历史阶 段,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也应该是辩证统一的。但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 既不同于以往的以“人的依赖关系”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 也不同于将来的“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 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社会,在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时代特点。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当家做主等制度形式,实现 了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和人与人关系的革命性转变,人本身的价值和尊严获得了政治 经济制度的保障,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往往以大多数人的片面畸形发展、以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 它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利润为本。社会主义社会,把大多数人的全面发展视为目的本身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发展决不能偏离这个目标。邓小平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界定内在地包含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人是生产力实体性要素 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即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所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而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 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解放和发展。特别是通过改革开 放的实践,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为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 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它打破了固定的社会分工对人发展的 局限,对大多数人来说,单一固定的终生职业已不复存在,职业的变更、人员的流动更 加频繁,人们在这种变动中,往往要经过技术培训和学习,这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人的多 种才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平 等性、开放性的特征,参与市场交换的任何人地位平等、机会均等,劳动者成为社会的 主人,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平等、互助、合作的新型社会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发了 个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强化了个人的独立自主性,推动了人的个性解放,丰 富了人的个性思想内容,改变了个人的行为方式,提高了个人的素质。现代社会,科学 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显重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深入人心,“科教 兴国”策略的大力实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正是由于现代 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保障和社会氛围,才使现代人获 得了较全面的发展,而发展了的个人充分发挥他们各方面的才能,为社会创造大量的物 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把社会的进步推上了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