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内涵、基础与问题

——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版20周年之际

作 者: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2/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5 李淮春(1934-),河北丰润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 研究。 杨耕(1956-),安徽合肥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

原文出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科学体系和教学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力图建构一个既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又符合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重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中国传统哲学例子”,而是要在“双重解读”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取 得民族形式”,用中国哲学话语说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3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20(2003)05-0021-09

      一、“第一版”到“第五版”:演变及其背景

      由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以下简称《原 理》)自1982年首次出版以来,以其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明晰、语言简练等鲜明 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从第一版到第四版,《原理》发行了一千万册。它表明这样一 个事实:《原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较大的社会价值,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学和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原理》第一版是受原教育部政治理论教育司和中共北京市委大学工作部委托编写的 高等学校文科共同课教材。从体系上看,《原理》与1961年出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 唯物主义》(艾思奇主编)有历史继承关系。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自己编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它以“世界的物 质性”、“物质和意识”、“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认识和实践”、“真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 国家”、“社会革命”、“社会意识及其形式”、“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这样一个体系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其显著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二分法”的板块结构。《原理》第一版的体系是:“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 起源、本质和作用”,“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诸范畴”,“认识和实践”,“真理”,“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 史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国家、革命”, “社会意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可见 ,在体系上,《原理》第一版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一致。

      毋庸讳言,这种体系受到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二分法”的板块结构上。但在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尤其是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时,《原理》第一版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 唯物主义》又吸取了《矛盾论》、《实践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 践来阐述这些基本观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特色。同时,在内容上,《原理 》第一版参照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一书,吸取了当时 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成果,并尽力概括当时的实践经验,从而突显出一定的时 代特色。1984年出版的《原理》第二版,依据1983年教育部颁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教材大纲》(修订本)在内容上做了一定的修改,但在体系上基本维持了第一 版的体系。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发生较大的争论,也取得重大的进展 。较大的争论体现在: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理解上形成了三种观点,即马克 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马 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哲学。在这三种观点的争论中还交织着实践本体论、物质本体论、 物质—实践本体论以及实践一元论之争,但在这种种争论中却存在着一个共识,即都承 认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唯物史观中的基础地位。重大的进展体现在:在实 践观、本体论、价值论、认识的选择性与建构性、历史进程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等一系问 题上获得重要突破。1990年出版的《原理》第三版以这样一种研究状况为理论背景,在 内容上对《原理》做了一次全面审视、校正修改和充实提高,反映了当时已取得共识的 新成果,对全书的“节”和“目”做了较大的调整,如增加了“实践是自在世界向人化 世界转化的基础”、“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结构和功能”、“真理和价值的辩证 法”、“历史的主体和客体”、“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等,力图体现马克 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学说。但是,第三版在体系上没有突破,基本上维持了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分法”的板块结构。这就使内容和体系产生了一定的逻辑矛盾。

      对体系做出突破的是1995年出版的《原理》第四版。第四版的体系是:“世界的物质 统一性”,“实践与世界”,“社会及其基本结构”,“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联系 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社会发展过程及其动力”,“从 客观辩证法到主观辩证法”,“认识的本质和结构”,“认识的过程及其内在机制”, “真理和价值”,“人的本质、自由和全面发展”,“认识与思维方法、思维方式”, “文化和社会现代化”,“人的本质、自由和全面发展”。这样一种体系仍有局限性及 其内部矛盾性,但它最大的特点在于,既确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又强调实践的世界观 意义,并从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及其辩证关系 ,强调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础尽可能地体现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体化”。应该说,这是第四版的显著特点及其优越之处。

      问题在于,《原理》第四版出版八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又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 和重大进展,如:从生存论的视角探讨实践的本体论意义,从虚拟与建构关系的视角探 讨反映论,从全球化的视角反观世界历史,从实践的否定性辩证法的视角探讨辩证法及 其批判性、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也得到深层次的研究,实践唯物主义、辩 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等等,都 得到了深入的探讨和新的解释,并取得了许多共识。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实 践也获得了一系列新经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以及教学实践的新经验表明, 第四版的内容和结构仍需改进和完善,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入阐述和补充,一些 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并妥善处理,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体 化”的问题,应得到深刻而充分体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