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现状、症结与可能的出路

作 者: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3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水平之间的巨大落差,一直是人们关 注的问题。相关的探讨成就不菲,但具体的落实却举步维艰。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 学中存在的问题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层次多样,但教学模式单一

      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覆盖了高中政治理论、自学考试、成人教育、大学公共 课程和哲学专业课程五个层次,受者甚众。但是,这些面对不同教学对象所开设的课程 ,却只有一个教学模式,这就是以前苏联教科书为主体构架的内容安排,区别只在于教 师讲义的厚薄不同,规定的学时不同,罗列的例证详略不同,而从章节编排、观点表述 、论证思路等方面看基本上大同小异。当一个学生在初次接触马克思主义的时候,灌输 给他的就只是这样一些程式化的说教,他从哪里体味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 活的灵魂”?不仅如此,同样的内容高中讲了大学还讲,他能不感到枯燥、乏味和烦躁 吗?能不刺激他的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公正的评价吗?

      2.教师队伍庞大,但学术水平不高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全国高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我国教育的一大特色,从事这项 工作的教师人数非常庞大。应该说,承担这些课程的教师工作非常辛苦,特别是这些年 各高校普遍扩大招生之后,他们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每周十几节甚至二十几节课,而 且同一门课一周要讲授好几次。为了克服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不少老师付出很大的心 血,但苦于没有时间进行科研,没有经费参加学术会议,许多人的知识面很狭窄,不了 解学术进展和学术前沿,撰写和发表文章只是为了评定职称。尽管付出如许代价,也得 不到多少人的体谅和理解,难怪他们深感委屈和苦楚了。

      3.教材建设曾一度讨论热烈,但目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上世纪80年代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内展开了对前苏联教科书体系的重新评价和 对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哲学体系的探索,发表了非常多的论文,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观 点,但贯彻和践履这些观点的教科书一直没有编写出来;而新出现的几部影响比较大的 教材,诸如肖前、黄楠森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辛敬良主编的《马克思主义 哲学导论——实践的唯物主义》、高清海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赵家祥等主 编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程》、陈晏清等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等,主要供哲 学专业使用,并没有普遍推广开来,而且有的是“新瓶装陈酿”,其实并没有什么突破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界,人们普遍接受了一种观点,认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该由“体系意识”转向“问题意识”,即以对当代重大现实问题 的关注和探讨来替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探索和实际建构。虽然判定这种观点为 人们创新和建构能力的萎缩找到了借口,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但它的流行事实上直接导 致了体系探索的停滞甚至转向。于是我们看到,全国尽管又出现了上百部马克思主义哲 学原理教科书,但仍然是前苏联教科书体系那种套路!当最近20多年来以冲破社会主义 建设中的“苏联模式”为主旨的改革开放突飞猛进的时候,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还 固守着前苏联的教科书框架,这怎么能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品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 说,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研究者的失职!

      4.后备人才培养面临困境,研究生生源非常不理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尴尬之处在于,一方面,它是我们国家上升为宪法意志的、处 于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国家哲学,包括它在内的公共政治理论课甚至成为政治局常委会 讨论的议题;但另一方面,它实际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甚至是极端的轻视、歧视或鄙 视,有的部门在贯彻基础学科要“有所为又有所不为”的精神时,虽然没有明确将其归 入“有所不为”之列,但事实上确实是没有将它归为“有所为”之列。影响所及,导致 了各个学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师资队伍不稳,研究生招生名额一年比一年少,而且 近年录取的绝大多数生员不是来自哲学专业。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导致的后果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学生不愿意继续攻读本专业更高层次的学位,而与此同时, 无论什么专业背景的人都敢来报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研究生。近年研究生试卷普遍 答得不好,有的甚至闹出笑话。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之所以会呈现出这样一种局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学者也作 出了见仁见智的探讨。这里,笔者并不打算对这些见解作出全面的回顾和评价,而只是 从学理上对一些使我深感困惑的难题和矛盾作初步的梳理和讨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阐释的主体是谁

      从逻辑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阐释的主体当然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但这一点在目 前的教学中实际上远未得到体现。一些约定俗成的、似乎是不言而喻的认识,其实尚有 深究的必要。

      比如,从语义分析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提法的意旨和内涵是不是也可 以作进一步的甄别或澄明?在人们的印象中,马恩列斯毛所构成的马克思主义谱系,是 一个一脉相传的发展序列。如果从社会政治生活中维护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整体性角度考 虑,这种认知当然是合理的、必要的;但是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的是,被列为马克思主义 谱系的这些人物其实都是一些充溢着鲜明个性特征和创新精神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理论 家,每个人都有开拓理论和实践新领地、新高度的能力、智慧和实绩。不要说列宁、斯 大林和毛泽东这些归属政治家类型的思想家、理论家的思考,与马克思的思想之间在哲 学风貌、理论渊源、思想旨趣和实践后果等方面存在差异,就是同样作为马克思主义创 始人的恩格斯与马克思之间,在哲学思维所达及的深度、理论视野所展示的领域以及表 述方式的侧重点方面,也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差别。我们只要悉心比较一下《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与作为其附录发表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间在 核心范畴、理论架构和论证思路上的不同就可知道,将二人的思想笼而统之地混同在一 起而不作认真的比较和辨析,其实是不利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变 革的真正价值和意义的。这里并不是在有意制造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对立,而是从真 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角度,试图寻求它所达到的制高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