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马克思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把经济学研究中的某些重要的概念和问题提 升到哲学的普遍性的层面上,这使马克思对任何哲学问题的探索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眼 光。马克思对实践问题的探索也是如此。事实上,只要我们深入地研究马克思的实践观 ,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大量出现的“生产”概念。而在传统的哲学 教科书的解读方式中,人们通常把“生产”理解为单纯经济学意义上的概念,认为它指 称的只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我们不能说这种解读方式是完全不适当的,因为马 克思在许多场合下使用的生产概念确实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加以理解,但至少可以说, 这种解读方式是片面的,因为它忽略了马克思使用的另一种生产概念,即哲学含义上的 生产概念。在哲学上,马克思提出了“全面生产”的理论,即把人类的全部活动,乃至 整个社会的延伸都理解为生产的过程和结果。马克思对生产概念的后一种理解和阐释, 既构成他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核心,也是他对哲学研究、特别是实践问题研究的 划时代贡献。只要人们在理解马克思哲学时忽略了这一维度,那么通向马克思哲学的实 质性的路径就仍然处于被遮蔽的状态中。 为便于理解起见,不妨把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单纯经济学 意义上的、狭义的生产理论,即关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理论;二是哲学意 义上的、广义的生产理论,即关于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全面生产”理论。显 然,马克思的狭义生产理论只是他的广义生产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本文的目的则是 通过全面生产理论对马克思哲学作出新的阐释。 一、概念含义的澄清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出现过“全面生产”、“生活的生产”、“两种生产”等重要概 念。必须先行地弄清楚这些概念各自的含义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先来看“全面生产”的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写道:“动物 的生产是片面的(einseitig),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universell);动物只是在直接的 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 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 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第96-97页)在这段论述中,马克思不仅区分了“动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 ,而且把它们作为“片面的”生产和“全面的”生产对立起来。然而,光凭这段论述, 人们对“人的生产是全面的”这句话还不能获得清晰的认识。 在同书的另一处,马克思以明确的口吻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 、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正 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第121页)这就告诉我们,“全面的”生产不光包括前面的论述中提到的物质生活资料的 生产(蕴含着“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也包括人的生产(家庭)、精神生产(宗教、法、 道德、科学、艺术)和社会关系的生产(社会、国家)。众所周知,马克思把社会理解为 人和自然界的本质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全面的”生产也就是整个人类社会 的生产和再生产。 在马克思那里,“全面的”生产并不是一个偶然出现的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当马克思谈到个人的精神财富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时,进一步指出:“仅仅 因为这个缘故,各个单独的个人才能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 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 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2页)尽管马克思这里提 出的“全面生产”(diese allseitige Produktion)概念中的“全面的”(allseitige) 这个形容词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使用的形容词“全面的”(universell)不 同,但其含义完全是相同的。“全面生产”也就是指人们所创造的一切,也就是指整个 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 再来看“生活的生产”和“两种生产”的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也 提出了“生活的生产”的新概念。他写道:“生活的生产(die Produktion des Leben) ——无论是自己生活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活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 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同上,第33页)显而易见,马克 思这里说的“生活的生产”包括以下两种生产:一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表现为社会 关系;二是人的生产,表现为自然关系。但马克思并没有把“生活的生产”称作“两种 生产”。 我们知道,恩格斯后来发挥了马克思的“生活的生产”的理论,并直截了当地把它称 之为“两种生产”。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第一版序言中,恩格斯写道: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 ,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 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 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beide Arten der Produktion)的制约:一方面受劳 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第2页)由此可见,在恩格斯的理论话语中,“生活的生产”,即“直接生活的 生产和再生产”,也就是“两种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 人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