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国当代哲学原创的考古处境 思想创新这一本该常新常在的理论思维本质,在中国被掩埋了漫长岁月之后,今天已 成为一种普遍呼唤。但是,正如一件文物的出土并不意味着人们对它的熟知一样,思想 创新的重提也仅仅是创新欲念的隐隐骚动,而不意味着社会创新意识及其能力的恢复和 成熟。冲动背后的真情在于,对创新活动的悠久疏远,造成了民族创新经验的深度失忆 ,以致人们对于原创缺乏明晰、正确和统一的概念,不是坚持普遍的原创目标并辨识伪 原创,而是陷入到混乱的原创态度中,悲观主义地否定原创与杯水主义地冒充原创搅和 了原创学术舞台。同时,由于缺乏关于原创的适切的规范意识和有效条件意识,在原创 操作中又往往不能自我批判而流于轻浮草率,疏漏甚至回避自己主张的原创权利所负有 的相应论证义务。在这样的思想氛围下,理论原创这块靓丽的牌匾很容易或被束之高阁 ,或被糊里糊涂地挂上陈庭旧院而反予否定原创以口实,葬送对创新思维的反思机遇。 在后者,包含着陷入时代性学术泡沫的危险,即整个学术团体自欺地盲目进行“原创观 点”的大生产,忙于寻找自我陶醉的感觉而不肯回到创新思维的原点,找回创新思维的 本质,反省理论原创的可能道路,端正原创态度,进行有效的原创理论生产。 原创意识不仅仅在于原创冲动,更重要的是对指导实现原创的原创观念、原创方法、 原创规范、合格理论的标准等的明确把握。因此,要开创中国的哲学原创时代,就必须 首先把原创本身设为课题,完成原创原始条件的发掘和积累。 在西方,哲学中的严格的科学的理论意识即关于理论思维的合格形式的自觉,大体上 是幸运地通过哲学史中偶然涌现的理论天才的理论思维行为经验化地树立起来,又在师 从和效仿中延续下来的。而对于历史地陷入经验思维模式的中国文化,需要有意识地借 助对理论思维的条件批判所建立的理论规则来冲击单调的经验思维倾向,从而真正培养 起哲学中思维的理论化意识。 何为原创:关于原创的纯粹认识论—知识学批判 原创,不论理解为一种思维过程还是思想成果,都归属于认识范畴。这是直观明证的 。而认识的现实存在形式是意识。因此,在意识中包含着原创,如果确有原创的话。意 识的认识功能分类是确认原创的存在及其本质的必然途径。 由于意识必然是某种精神活动的结果,而认识作为一种精神活动也必然始终伴以具体 意识存在,所以认识与意识互为形影,合一共存,不同的表述选择只是适应论述内容的 不同意义——发生的或显现的——的结果。 意识是关于对象的,认识的目标是把握存在的属性和原理,存在是认识的真理性的根 据。因此,可能的原创必然指向存在,是关于存在的认识。 认识作为一个过程整体,逻辑上必然有其绝对起点和由之展开的主观活动。这把意识 区分为两类:给予的和思维的。给予性意识是被动接受的,与存在具有直接对应性,仅 仅是对存在内容的无思维确认,在自身内直接显示自身和规定自身,显现为个别特殊内 容。可以称这种意识为经验。经验按其本质形态就是分离存在的。经验的语言表达是个 别性事实陈述。思维必然针对给予性意识内容进行,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功能,逻辑 地只能是超越经验而构造关于分离的经验内容之间的存在关联。因为,单质性的内容无 以再施内在作为,思维也不能再主观无益地为创生单质内容而创生单质内容。因而思维 性意识相对给予性意识具有一多对应关系,是对经验内容的超越性主动规定,赋有普遍性,概念为其存在形式。通过思维性意识,分离的存在内容间接地得到普遍关联,形成 具有必然性的知识。知识的逻辑形式是普遍判断,是对关联关系的设定。因此,意识普 遍地意味着知或者说知道,但知道不简单地是知识,而是还包含着另类的直接事实确认 即经验。简言之,意识有经验和知识两种。显然,原创只能从属于知识领域。 思一般地是涉及普遍概念内容的判断活动,知识正是追求普遍性的思的结果。而知识 的诞生改变了思的可能逻辑结构,打破了产生原始知识的思的单一方向,增置与从特殊 到普遍方向相反的从普遍到特殊方向。一定的知识以其概念普遍性和可能被更高概念所 统摄的相对特殊性,创设了两个以自己为起点的思维发展方向。首先,作为普遍概念, 特定的知识逻辑地具有对其所属特殊内容的存在限定能力,因而享有规定特殊个别存在 的权利,拥有可能的潜在的适用活动空间。这个过程的实质是把普遍存在原理适用于符 合其特定条件的特殊存在,从而展现该特殊存在的某种普遍属性。这种思可以称为知识 的应用。知识的应用的特征是从普遍到特殊,是思由上而下推进自身。康德把这种思看 作一种判断力的使用形式,并称之为规定的判断力。仿此,可以把知识的应用这种认识 称为规定的认识。与规定的认识这一认识发展方向相反,还存在把已有知识当作相对特 殊的内容而继续构造普遍概念和存在原理这种可能的认识方向。在本质上,这一认识方 向与构造原始知识的特殊向普遍的提升认识方向是一致的和同质的。这个认识发展方向 的根据在于,特定知识本身有其普遍性限制,即是相对普遍的而非绝对普遍的,仅仅实 现了有限内容的存在关联,其普遍性被其所属内容的特殊性所限定。因此,在逻辑上它 们仍然没有彻底摆脱存在的分离性,有待进一步被更高的普遍概念和存在原理所关联和 统一。这是知识的普遍性提升,其方向为从特殊到普遍,思在其中作由下向上的运动。 康德对此类思维亦设有与“规定的判断力”相对的称呼,即反思的判断力。缘此,我们 可以称从特殊到普遍这一认识方向为反思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