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514(2003)02-0035-05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其实质是在物质形态和观念形态上对现实 的超越。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理论创新又是社 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对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推动和影响作用。马克思主义既是 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又是不断创新的实践过程。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是要使 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使我 们的思想认识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并且指引社会实践的前进。 一、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创新是一种精神,是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但是,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 不是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的事情。创新理论无疑需要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更 重要的还是以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为基础。 现实世界体现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二重化,而实践则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 与统一的基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通过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表现形式而体现出 来的。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实践的人通常是实践活动的主导者,是能动的作用者。但 实践的人也往往是被作用、被规定、被改造的对象,因而具有受动性。受动性揭示的是 人对自然对象的依赖性。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创造性活动都要受制于对象世界的支配 和制约。但这种受动性又是人之所以要发挥能动性的客观根据。人是实践的主体,所以 能够把外部的现实事物以及连同人自身都变成认识和改造的客体,主客体之间在实践活 动中所以能够实现“双向的对象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属人的能动性。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在内容上具有同构性。主观世界并不是离开客观世界而独立自存 的实体,也不是一个超然于客观世界而绝对孤立自存的世界,相反,它从属于客观世界 。当然,主观世界具有“由己性”的特征。正是这种“由己性”,使人们可以在心意之 内随意组合、建构客体,从而使主观世界既可能表现、肯定客观世界,又可能偏离、超 越客观世界。但从内容上看,这种表现、肯定或偏离、超越都源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在观念的形式中反映着客观世界的内容,在概念中凝结着对客 观世界本质的理解。“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 东西而已[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首先,创造是以摹写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以信息为媒介的。人所具有的以 大脑为中心、以感觉器官为门户的神经系统,是一种高级信息加工系统,它通过多级、 多环节的信息处理与信息操作,完成着由物质的东西向精神的东西的转化。人们要认识 事物,首先要通过认识工具的参与以及感觉器官的作用,把客体复杂的实物形态的信息 ,转化为能被人的感官接收的具有客体特征的信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对这些信息进 行初步的选择和加工以后,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对其进行编码,将具有客体特征的信息 转换为适于主体思维进行操作的编码信息,然后经过人脑极其复杂的再加工和再反映形 成观念信息。 其次,人的认识不仅具有摹写性,而且具有能动的创造性。现代认识论研究表明,主 体对客体的反映,绝非是客观对象在主体头脑中的直观映现,而是通过主体的重新组织 、重新构造才形成的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也就是说,认识是一个反映、选择与建构的过 程。所谓建构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重构过程。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 主体不仅要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变换,而且要按照正确反映客体的要求 在大脑中把这些信息重新组合成为观念的体系,并随着认识的推移而不断深入。没有这 一过程,主体以观念方式把握客体的目的就不可能实现。可见,建构或重构是认识过程 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 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转换器。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实践以及认识活动把客 观世界转换为主观世界;另一方面,又可以把主观世界,尤其是其中的理想存在通过实 践转换为现实的存在,成为客观世界的一部分。上述两方面的转换,既以客观世界为原 形,又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更新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内容,这就是创新。所以我们 说,实践呼唤着创新,实践也为创新提供了广阔、丰富和深厚的源泉。 只有深深扎根于实践的理论才具有生机和活力。今天,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创新,就必须不断深入实践,深入群众,要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立足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出来,把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新的 思想和新的理论观点。不仅要投身于变革自然和社会的伟大实践,而且要善于倾听实践 的呼声,把握实践的走向,合着时代的节拍,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互动中,不 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