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哲学中人文关怀维度和科学范导维度的统一

——兼论对马克思实践论的正确解读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剑杰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

原文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马克思哲学中的“人文关怀”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概念。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 说明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基础的总体性概念,应从世界观、认识论、历史学的各个层次 上给予考察,不能出现任何一种考察的缺位。马克思的实践论作为科学范导和人文关怀 相统一的哲学思想,实现了对人文关怀维度的真正敞开。用科学主义态度片面理解人的 实践,把社会实践看成是物质运动过程,这种对实践解释的“人学缺位”才是马克思哲 学中人文关怀维度被遮蔽的真正原因。马克思的实践论是他的哲学中的一以贯之的理论 硬核,它之所以长期被限制在认识论中,这既有历史的客观原因,又有哲学理解上的缺 陷。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上规定为物质本体论哲学,这是实践论被“囚禁”在认识论 中的根本原因。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3 年 09 期

字号:

      俞吾金先生于2001年2月6日在《光明日报》发表《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 度》一文,鲜明地提出:“在马克思哲学的传播过程中,人文关怀的维度被在一定程度 上遮蔽起来了,从而使马克思的理论形象受到了误解”;这种“遮蔽”来源于几种“解 释模式”,其中包括“实践论”的“解读模式”。此文具有很大的冲击力,特别是文中 对“实践”概念的独特界定,引起许多学者的不解。杨学功先生在2002年第6期《哲学 研究》上撰文论辩,对“‘实践论’的哲学解释框架也会导致马克思哲学中人文关怀维 度的丧失和遮蔽”提出反驳。随后,俞先生在《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上作了答辩, 这篇答辩对“实践”概念作了不同于前述文章的界定,区分了“本体论解释框架内的实 践概念”和“认识论解释框架内的实践概念”,指出:人文关怀维度的“遮蔽”在于实 践论在认识论解释框架中的“囚禁”。在这场极有意义的讨论中,提出并探讨了正确阐 明马克思哲学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包括: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人文关怀维度、人文 关怀维度和科学范导维度的关系、马克思的实践论和人论的关系以及它在马克思哲学中 的理论硬核地位和一元性存在。本人不揣浅陋,愿对这些问题表示自己的意见,以就教 于俞吾金、杨学功以及其他有兴趣参与讨论的同仁们。

      一、马克思哲学中的人文关怀维度的历史性

      俞先生在2001年2月6日文章中对马克思哲学中的“人文关怀”作了界定。他说:“人 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 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给我的印象是:这一界定是把历史地形成和展开的“人文关 怀”压成一个逻辑的“饼”,遮蔽了马克思哲学中人文关怀维度的历史性。

      (一)马克思哲学中人文关怀维度的历史演变

      从1835年马克思写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起到1843年写作《克罗茨纳赫笔记 》之前的8年左右时间内,马克思在哲学上属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在政治上属于资产阶 级民主主义。这时,“人”已经是马克思的视野的聚焦之点。在人学问题上,他和恩格 斯作了相互结合的两方面的批判。一是政治上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强烈谴责“专制 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使人不成其为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第411页。);二是哲学上对神学观念的批判,直接指明:“对神的存在的证明不外是人 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284~285页 。)把神归结为人的自我意识虽然仍是唯心主义的,但毕竟在揭穿神的秘密方面前进了 一步。

      从1843年的《克罗茨纳赫笔记》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向一般唯物 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期。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特别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存在着中介状态:一方面在实践接触和经济学研究中逐步树立唯 物主义基本思想,对社会经济现实采取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另一方面又运用人本主义 的异化辩证法解析当时的经济社会现实。这时,马克思的“人文关怀”转向资本主义制 度下的劳动者,他以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的抽象本性为理论立足点,在此基础上,揭示 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劳动异化,指明取代这种私有制的未来乃是异化的扬弃和人的 自觉自由的劳动的真正实现。上述中介状态证明,马克思正处在具体的历史的劳动实践 论和以此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前夜,却尚未达到历史唯物主义。

      从1845年拟就《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随后同恩格斯一起写成详尽阐释以实践论为 基础的唯物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哲学,从而把社会主 义从空想变成科学。这时的马克思,建立了崭新的人学观并形成了同样崭新的“人文关 怀”维度。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其“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的理论立场,把人文关怀给予受剥削的无产阶级群众。他们谴责资本主义制度“把人 贬低为一种创造财富的‘力量’”,作为“力量”,人同牲畜、机器没有差别,“如果 经过比较,说明人是不适宜的,那么以人为承担者的力量必然被以牲畜或机器为承担者 的力量所代替”,“如果你精神空虚比你充沛的精神活动更富有生产能力,那么你的精 神空虚就是一种生产力”(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262、261页。)。马克 思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建立他关于人类社会未来的理论。当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生 产关系中没有了剥削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人们的劳动时间大为减少足以超越旧式分工的 限制,“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就能变成现实(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

      (二)马克思哲学中人文关怀概念的历史性质

      在作了上面的历史分析之后,我们来看看俞先生的逻辑之“饼”中的几个概念的历史 性。其一,关于“人的尊严”。按照人文主义,“人的尊严”是必须得到肯定的。马克 思学说中无疑存在人文主义内涵,他同样是肯定人的尊严的。问题在于什么历史时代和 怎样的人的尊严。1844年,当恩格斯调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时,满怀义愤而又理智地指 出:“工人处处发觉资产阶级把他当作物件、当作自己的财产来看待,只凭这一点,工 人也要成为资产阶级的敌人”,“在目前情况下,工人只有仇视资产阶级和反抗资产阶 级,才能获得自己的人的尊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500~501页。 )当然,今天西方世界中工人的生活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劳资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相 当程度的缓和。但这并不证明“人的尊严”是抽象的普遍物,因为工人获得的某种程度 的尊严,是他们自己多年来斗争和劳动的结果。正如西方学者承认的:由劳资矛盾导致 的社会动乱,迫使他们的政府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使工人生活得到改善,“出身高贵的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设计了社会福利国家,从而在美国经济崩溃后重新拯救了资 本主义。如果资本主义制度没有遭到威胁,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注:莱斯特·瑟罗 :《资本主义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其二,关于人的“ 自由”。人文关怀维度中的核心内容是争取人的自由的逐步实现。作为黑格尔唯心主义 者和民主主义者的青年马克思,把“自由”看做是“人所固有的东西”,“是全部精神 存在的类的本质”,他由此谴责封建专制的“自由”是“反对别人的自由”的“自由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3、67页。)。作为处在转变期并持人本主义 异化史观的马克思,超出了那种完全抽象的“自由”观,他把“自由”同“劳动”联系 在一起,批判异化劳动的反自由性质,期待异化劳动的扬弃和向“自由自觉劳动”的复 归。这里的“自由”观,已经有了初步的具体性。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者和共产主 义者的马克思,则完全把握住了“自由”的历史性质。他同自由主义者不同,确认资本 主义社会中的“自由”不过是市场经济意义上的“自由”,断然指出:“把自由竞争看 成是人类自由的终极发展”,“自由个性的所谓绝对形式”,是“荒谬的看法”(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160~161页。)。因为这种有限“自由”终将在 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分工被扬弃、社会关系中实现人与人的真正平等的未来,被每个 人的真正自由所取代。其三,关于“对人生存状况的关注”。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论的 哲学,其理论是把人的生存状况归结为实践的历史状态,包括人的实践能力与实践中人 与人的具体关系的历史发展;其宗旨在于实践地改造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 地反对和改变现存的事物”(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5页。),从而从根 本上克服当时现实社会的非人道性质,逐步实现人的解放。这是“对人生存状况的关注 ”,但“人”、“生存状况”、“关注”都有特定的时代内涵。马克思之后的西方的各 种生存论,在关怀人、如何关怀的问题上,与马克思是根本不同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