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与小康社会建设

——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学阐释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复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3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 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1]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二者互为前提,又相互制约。人不 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劳动的产物。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的发 展,人的主观能动才能的发挥,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培育和形成,个人社会关系 的高度丰富发展,既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又受制于他所生活的社会关系环境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运行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和相应的诠释标 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赋予了新的分工理念,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 性与现实可行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打开了广阔的道路”。[2]“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 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3]

      (一)

      经济学假设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人的需求无限,“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 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4]为了满足人 的无限需求,社会分工的存在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这一切又是建立在一定高度劳动生产 力水平之上,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已经鲜明地说明了这一点 。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 产力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新的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5]社会分工是 客观存在的,它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社会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双重作用。

      1.社会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社会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起着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社会分 工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持和内在动力。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劳动者财富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整个社会的 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降,劳动者的必要工作时间的缩短成为可 能。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其次,相互协作是社会分 工的内在要求。实行分工,劳动者在互相衔接的不同工序上操作,共同生产同种产品, 使劳动者的个人利益的实现成为“共同”的事情。相互配合、协作精神被强制地植入劳 动者的脑海。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精神的培育也正是人全面发展之必须。人们在互相协 作、互相交换的生产及生活中形成的普遍的交换关系,使狭隘的地域性的个人被世界历 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最后,随科学的发展和 技术的进步,社会领域的分工日益精细化、高端化,对人的劳动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 要求,外语、计算机等通用技术手段的掌握,已成为谋求良好职业的“敲门砖”,专门 职业技能的掌握更是必不可少。竞争的压力迫使人们努力学习各种知识,积极参加职业 培训,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一切均与人的全面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2.社会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负面影响

      社会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分工要求劳动 者的劳动技能专门化,它使劳动者往往成为“片面发展的人”;第二,分工使劳动者不 得不在特定的范围内日复一日地做着枯燥无味而紧张繁忙的机械性工作,易形成思维的 僵化和诱发某些精神方面的疾病,如紧张感、焦虑感等,使人成为“畸形人”,不利于 人的全面发展。专业分工后,由于劳动被分成几部分,人自身也随之被分成几部分,为 了训练某种单一的活动,其他一切肉体和精神的能力都成了牺牲品,人的这种畸形发展 和分工齐头并进,分工在工场手工业中达到了最高的发展,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 物,它压抑工人全面的生产志趣和才能,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大工业的机器 更使工人从机器下降为机器的单纯附属品。在资本主义社会,不仅是工人,而且直接或 间接剥削工人的阶级,也都因分工而被自己活动的工具所奴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与私 有制,与旧式分工造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密切联系,离开一定的生产方式、 社会条件,抽象地谈人的多方面的和谐发展,企图仅仅依靠教育手段来发展人的天赋能 力,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3.消除旧式分工,建立新型分工关系,实现人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片面人”、“畸形人”是私有制和旧式分工的必然产物。在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条件 下,人们的共同活动本身并不是自愿地而是自发地形成的,因而这种社会力量在各个个 体看来往往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凌驾于他们之上的权力。社 会分工使得整个社会生产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似乎有人格、有意志的整体,而人却既不 能理解又很难支配这个整体,只能成为其奴隶。这种社会分工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不是 生产活动隶属于人,而是人隶属于生产活动;不是人使用机器来实现自身的目的,而是 机器把人当作实现自己运转的工具;不是劳动产品属于劳动者,而是劳动者受到劳动产 品的压迫。分工所造成的劳动异化,使人失去了发展自身的条件。旧式分工是与阶级和 私有制的存在密切相联系的,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条 件下,劳动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劳动者被限制在狭小的工作岗位上,不能使劳动者的身 心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少数人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大多数人则暂时失去 了发展的可能性。而当剥削阶级把被剥削阶级排斥在发展之外时,也给自己的发展设置 了障碍,使自己变得片面和愚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