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应用哲学与矫正哲学观

作 者:

作者简介:
辽宁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郭国勋(1935—),男,黑龙江爱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哲学原著、应用 哲学研究。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内容提要:

应用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刚刚起步,对应用哲学的理解和态度不同又是由于人们的哲学 观所致,因此,发展应用哲学,需要矫正哲学观。首先,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包含具体的 多样化的普遍性,哲学智慧反映人与世界的普遍本质关系;其次,哲学的思辨性与经验 事实、实证科学紧密相联;再次,现代哲学与科学的一体化表现了科学与哲学的辩证法 ;第四,应用哲学是防止把哲学简单化、庸俗化的根本途径;最后,研究应用哲学,是 把哲学的功利观转化为现实的生动体现。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3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3)02-0004-06

      应用哲学研究在我国正蓬勃兴起,但有些人(包括某些哲学精英)对此存有疑虑,甚至 否定应用哲学的存在,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一门新学科的创立需要一个认识过程,即 一方面需要它本身的成熟,另一方面,需要人们正确地理解和接受。应用哲学作为一门 学科刚刚起步,还很不成熟;对应用哲学的理解和态度不同,根本上又是由于人们的哲 学观不同所致。应用哲学的创立不是哲学的局部问题,而是关涉到人们的哲学观以及哲 学结构的更新问题,即需要矫正我们的哲学观。本文仅就几个问题加以讨论,以进一步 为发展应用哲学开路。

      一、关于哲学的本质

      哲学作为人类智慧的认识成果,已存在2000多年,并得到相当大的发展。但是,对于 “什么是哲学”的问题,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说,现在越来越 不知道什么是哲学了。有的学者说,在多元的社会里,对哲学各有各的理解,不必强求 一致。笔者认为,这些话只说对了一半,即肯定哲学形态的多样性、复杂性是必要的, 但其错误在于否定了哲学的共同本质。在古今中外的众多哲学派别中,既然说的是哲学 问题,就必有其共同的本质。从哲学发展史来看,认为哲学是一种“智慧之学”,各派 看法还是一致的,但对智慧的理解却不相同。其实“哲学”一词来自希腊文

      Philosophia,即对“智慧的爱”,也就是“爱智慧”,苏格拉底非常明确地说明了这 一点。他拒绝“智者”的称谓而称自己为“爱智者”。在古代,科学和哲学、智慧和知 识是浑然一体的,实际上智慧和知识还是有区别的。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智慧就是 有关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由于智慧揭示对象存在的原理和原因,因此,它不是一 般的知识,而是“最高的知识”。因为哲学并非一般的知识或智慧,而是对智慧的热爱 和追求,是探求智慧的方式或方法,因此说哲学是求(探究)智慧的方式之学,是睿智之 学,则更适合“爱智慧”的本意。可见,哲学本质不是知识论或一般的智慧之说,而是 “爱智说”、“睿智说”。哲学所要回答的中心问题,主要不是“实体”是什么,而是 事物间的关系是什么和应当是什么。

      从古至今哲学领域的众多派别或观念之争,说到底无一不是围绕这一主题及其基本表 现——思维与存在、特殊与一般、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展开的,由此区分为本体论、认 识论、辩证法、唯物论、唯心论等诸多哲学派别的分争。而这些关系和问题,都是人在 实践中产生的,因此,凡是研究人们实践活动中属于这些基本关系的问题,均属哲学问 题或哲学性质的问题。这种问题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以研究概括整个世界的普遍的本 质关系为对象,即称人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主题内容;二是局 部世界中存在或表现出来的普遍本质关系,是部门(领域)哲学或实践哲学研究的主题内 容。这就是说,哲学所研究的对象的普遍性决非是抽象的普遍性或抽象共性,而是包含 具体的多样化的普遍性。因为哲学的普遍性是从具体特殊性中抽象出来的,是相对地舍 去了具体特点的普遍性。它虽表现为普遍性,实际上却包含了丰富的具体性和特殊形态 ,这样的普遍性才是真正的普遍性。如果一种普遍性没有包含丰富的具体性,那它纯粹 是抽象的普遍性,是科学的普遍性的对立面。哲学的主要任务不仅是要把个别、特殊上 升到一般、普遍,还要把普遍或一般回归到具体和特殊。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哲学是最 敌视抽象的,它引导我们回复到具体”。可见,研究具体、个别中的一般关系并没有离 开哲学的基地,相反它恰恰是科学的哲学所需要的。因而,那种认为哲学是以研究普遍 规律或整体为对象,而研究局部事物中的普遍本质就不是哲学的观点看起来似乎有理, 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同样,那种认为哲学只是研究终极关怀,主张哲学要“返朴归真 ”的观点也是不全面的。自古以来,许多哲学派别追求终极,甚至把提供终极关怀知识 的理论,谓之曰“绝对智慧”。笔者认为,提供终极关怀的知识或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 是必要的,也是哲学智慧的重要特征,但是如同对普遍性知识的理解一样,终极关怀也 绝不是抽象的,它是同对人们的现实关切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离开对人们生活现实 的关切,孤立抽象地追求“终极关怀”,这种“终极”只能是空洞地说教或心灵慰藉, 这是宗教而决非哲学。真正哲学的终极关怀必须与现实关切结合起来,坚持有理想的现 实主义与从现实出发的理想主义的统一。况且,任何“终极”都是相对的,从当下来看 是终极的东西,从未来看就是起点。任何把追求“终极”当做哲学的目标,只是形而上 学绝对化观念的反映,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所不取的。总之,对哲学智慧的理解, 也必须坚持辩证的观点,任何用形而上学的方式进行思考,都会误解哲学的本质。应用 哲学揭示特定对象中的普遍本质,正是一般在具体中的再现,使哲学普遍性回归到具体 的有效形式,显然是不能被排除在哲学之外的。否则,许多公认的哲学研究就都不属于 哲学了。

      二、关于哲学的思辨性

      哲学智慧要反映人与世界的普遍的本质关系,这是哲学的根本内容,哲学的思辨性是 属于哲学思维形式上的特性。哲学的思辨性是指哲学要以反思的概念的逻辑形式反映世 界,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和超验性,是人类认识的高级形式。而有人根据哲学具有思辨性 特点,否定应用哲学的存在,认为应用哲学与现实直接结合,属于实证的、经验性的, 是认识的“低层次”,而哲学是“耸入云霄”的思想形式,把应用哲学归入哲学之中, 是降低了哲学水平,甚而说“应用无哲学”等。笔者认为,这是对哲学,也是对应用哲 学的误解。

      哲学的思辨性是与哲学反映对象的普遍性相联系的。哲学所反映的普遍性是舍去对象 具体特点的、对事物共性的概括,并以特有的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表现出来, 因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哲学的这种抽象思辨性不是远离事物,而是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对此列宁讲得十分清楚:“物质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 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自然。”[1 ]既然哲学概念更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不能认为它远离了客观现实。因此 说,抽象思辨的思维形式对任何哲学来讲都是必须的,否则就失去了哲学存在的意义。 但是,哲学的思辨观有两种:一是先验的唯心主义、神秘主义思辨观,它认为哲学抽象 可以先于和脱离个别事物独立存在,并可创造个别事物,黑格尔的哲学就是典型形式, 我们称其为思辨哲学;一是唯物辩证的思辨观,它认为一般是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 ,一般必须与个别事物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这是科学的思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辨性建立在科学的思辨观的基础上,是在同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的 斗争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辨观点的基本特征是一般与特殊、抽象 思辨与实证研究及经验分析相结合的,是充满客观内容的思辨。有些人在否定应用哲学 时,常常引证恩格斯下面这段话:“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旧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 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2]意在说明,恩格斯认为科学从哲 学中分化出去后,哲学只是研究纯思维领域的,是远离经验现实的。这种看法是十分片 面的。谁都知道,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规定唯物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 人类社会和思维一般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并引证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 中的大量事实,说明辩证法规律的普遍性。怎么能说哲学研究对象只是“思维领域”呢 ?并且恩格斯特别强调,辩证法规律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每日每时都在发生的过程” ,哲学唯物史观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多次谈到他们创 立的唯物史观及其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来的”,而是一些“现实的前提”,“这些 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研究”。他们提出:“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 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哲学的抽象 “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的价值”。还说:“只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 根源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都会被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3]马克思 、恩格斯的这些话充分有力地说明,哲学的抽象性和思辨性与人们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事 实,与实证科学绝不是互相对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紧密相连的,后者是前者的必要基 础。否则,哲学的思辨就必然导致思辨哲学。基础哲学如此,应用哲学更是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