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永远的追问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国平,男,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哲学开始于惊疑(惊奇和疑惑),是灵魂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根本性追问。不能把世界观 和人生观狭隘地理解为一套现成的意识形态。哲学的价值在于使我们始终保持对世界和 人生的惊疑和思考。一个哲学家的思想的价值不取决于站在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立场 上,而取决于是否在总体上丰富和加深了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哲学的性质介于宗教和科 学之间。2000年来西方主流哲学奋斗的目标是试图把哲学建立成一门科学,这一努力失 败了。在康德之后,哲学家们已经达成共识:世界没有一个所谓本来面目(本质),其惟 一的存在方式是现象。但是,哲学不会终结,它将带着它固有的矛盾继续向前发展。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3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03)02-0026-06

      一、哲学开始于惊疑

      柏拉图(在《泰阿泰德》中)、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都说过,哲学开始于惊 疑。惊疑,严群译为疑讶,包含惊奇、惊讶和疑惑、困惑两层意思。为了便于描述,我 想把这两层意思拆开来讲。相对地说,惊奇面对自然,由惊奇而求认知,追问世界的本 质,形成了哲学中的世界观、本体论、形而上学(在这里是同义词)这一个大领域。疑惑 (困惑)面对人生,由困惑而求觉悟,追问生命的意义,形成了哲学中的人生观、生存论 、广义伦理学(在这里也是同义词)这另一个大领域。

      所以,我们可以概括地把哲学看做世界观和人生观。当然,哲学还有其他一些领域, 例如知识论(认识论),这是因为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问题,便转而对我们认识的能力、 性质、过程进行审视,尤其近代以来,这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此外还 有历史哲学、美学、狭义伦理学等等。但是,从源头看,哲学主要是世界观和人生观, 其他则是派生的。

      中世纪哲学家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说:智慧的研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沉思 性的,即对自然的起源及纯粹真理的研究,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另一种是积极性的, 关注生活行为和道德,以苏格拉底为代表。柏拉图是两者的融合。康德说:世上最使人 敬畏的两样东西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他们说的都是类似的意思。哲学所思的 问题无非两大类,分别指向我们头上的神秘和我们心中的神秘。总之,哲学是灵魂对于 世界和人生的根本性追问,所探究的是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道理。

      哲学是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个提法一点儿也不新鲜,我们不是一直被这么教导的吗? 这个提法本身没有错,过去的问题是对它作狭隘的理解,把世界观等同于政治态度和阶 级立场,把人生观归结为为谁服务了。而这就意味着把哲学等同于政治,并且是一种很 狭隘的政治。其实,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容要广阔得多。

      在前苏联体制的影响下,哲学几乎等同于政治。于是我读哲学系时,学习的内容上, 主课是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其实是对斯大林《联共布党史》中 的一个章节加上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的一种讲解。也学一点中国哲学史和 西方哲学史,但那是为了批判。从列宁开始,强调哲学的阶级性、党性,把哲学分为唯 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古今一切哲学都按此排队,唯物主义代表进步革命阶级, 唯心主义代表落后反动阶级,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标志 着哲学发展到了顶点和终点。于是,哲学研究就成了给一切哲学家贴标签,唯物主义者 是好人,唯心主义者是坏人,机械唯物主义者是有缺点的好人,有辩证法思想的唯心主 义者是有一技之长的坏人,而辩证唯物主义者则是完人。其后果是哲学的内容极端贫乏 化,哲学课成了大学一切课程中最枯燥乏味的课程。现在情况虽有所改善,但不同程度 上仍有这个问题。

      哲学和政治是不同层面的东西,因此,不能从政治角度、阶级利益角度去解释世界观 和人生观。要正确理解其含义,最好的办法是回到源头上,不要忘记哲学开始于惊疑。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这种惊疑的经验,不妨回想一下,它对我们理解哲学 的本义会大有助益。这多半是在童年时期,也许是在夏天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满天星斗 的苍穹,隐约感觉到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在空间上的无边无际,会不由自主地惊 奇于世界的神秘,这时候我们头脑中一定曾经朦胧地产生过一个问题:世界究竟是什么 ?而这正是一个十足哲学性质的追问。在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哲学追问也是从对天空感 到好奇开始的,包括泰勒斯在内的好几位古希腊早期哲学家同时也是天文学家。另一方 面,许多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候,一般是在青少年时期,会对人生产生一种困惑。最大 的困惑往往是由想到死引起的,当一个人确凿无疑地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也会不可挽回地 死去,他就会对生命的意义产生疑惑和发出追问:在哲学史上,这一追问同样十分古老 ,以至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把哲学称作预习死亡的活动。

      在哲学的两类追问中,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是更根本的。对世界本质的思考并非出于纯 粹求知的兴趣,归根到底是为了解决人生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人生的底蕴。“我们从 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是谁?”这个问题隐藏在一切哲学本体论的背后。无论世界 观还是人生观,都是我们灵魂中的活动,而不是一套现成的意识形态。凡哲学的根本问 题皆无最终答案,哲学的价值不在提供确定的答案,而在于使我们始终保持对世界和人 生的惊疑和追问。

      二、世界观:对世界的惊奇和思考

      虽然解释世界归根到底是为了解释人生,但是,在大多数哲学家那里,这仅是潜在的 动机。从西方哲学史看,哲学的主体部分是世界观、本体论、形而上学。而我想谈的, 正是这个主体部分。

      无论人类,还是个人,好奇心是智力觉醒的征兆。当好奇心不仅仅针对个别事物,而 是针对整个世界时,就会提出这个问题: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可以把这个问题看做哲学 的基本问题,它是一种“天问”。当然,出发点不只是好奇心,起作用的还有对安全感 的需要,宇宙是人类的家,不明其究竟怎么住得踏实呢。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这个问题大体有两种答案。一种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水、火、气 、土、原子等等,总之是物质性的东西。另一种认为,是数、理念、绝对精神、意志、 神等等,总之是精神性的东西。中国哲学史上也有这样对立的答案,例如气与理之争。 这么看,把哲学家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好像不算错。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哲 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主张物质第一性的就是唯物主义,主张精神第 一性的就是唯心主义。我想强调的是,对世界的思考不能是这么简单地就下一个论断, 像站队一样,站在唯物主义一边还是站在唯心主义一边,这样就算解决问题了。一个哲 学家的思想的价值和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完全不取决于这一点,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在总 体上丰富和加深了人类对世界的思考。有些哲学家并不对世界的本质下论断,尤其是近 代以来,哲学家们往往还反对下这样的论断,但他们仍在推进对世界的思考,并且正是 通过比以前更深入的思考才得出这样的看法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