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 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一新世纪历史任务的目标已经 确定,蓝图已经绘就。为了加强行动中的自觉性,我们迫切需要提高思想和理论认识。 本文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联系实际,对我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这一新任 务作出哲学审视。 一、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理论的新成果 十六大报告提纲挈领地指出:“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 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这一重要论述, 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具体运用和新发展。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及其发展的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第一次把对 社会历史的研究变成科学,给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以正确的指导。在我国古代《礼记》 等典籍中,“小康社会”不同于“大同社会”,从来就是儒家思想的两种不同层次的社 会形态。几千年来,“小康”所描绘的“生活富足,不愁温饱,平等有序”的社会,一 直为中国老百姓所向往。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紧密地将“国情”与“世情” 相结合,赋予“小康社会”以全新的科学内容,并使其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 ,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 ,而是‘小康之家’”;[1](p.237)后来他又指出:“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 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2](p.54)概括地说,邓小平理论中的 “小康社会”,是一个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概念。由这一概念内 涵的丰富思想,历史地和逻辑地发展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我们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理解和把握。 首先,需要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邓小平把小康 社会的建设比喻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含义十分深刻:它既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殷实生活 的普遍企求,又将小康社会的建设联系于现代化,而绝对不是固守那种“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的自然经济和封闭状态。实现现代化,是任何国家和民族发展不可愈 越的历史阶段,它体现出的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大趋势。中国只有通过实现现代化,才能 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才能重返历史发展的潮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形态学说认为:就社会技术形态而言,以劳动者与生产工具的结 合类型为尺度,社会的前进运动表现为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全面自动化社会的 进程;就社会交换形态而言,以劳动与劳动的交换方式为尺度,人类社会要从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到社会化的商品经济社会,然后才有可能进到社会化的产品经济社 会;就社会主体形态而言,以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为尺度,整个人类社会的 发展又表现为,从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到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最后才有可能 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即完美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三种社会划分标准的统 一,揭示出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 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的利益。”[1](p.163)中国 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赶上时代”。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任务,其主旨正是为了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我国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具体地说,就是在本世纪前20年,集中精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然后经过 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 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我们既不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同于现代化,也不 能离开实现现代化这一中国社会发展目标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当正确处理两者 之间的辩证关系。 其次,需要理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邓小平提出“小 康社会”理论,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 [2](p.525)回顾历史,党在领导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多次失误,都与对这一问题判断 上的错误有关。最为典型的是1958年8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 题的决议》,宣布“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的事业了”,应当通过 人民公社“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邓小平总结这段历史后屡次强调 ,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由此,邓小 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第 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将长期处在不发达阶段。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这个 阶段,就是我国逐步摆脱贫穷落后,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邓小平提出了实现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经过努力我们已经胜利地实现了这一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 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他接着便强调指出:“必须看到,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正是基于对国情的这种科学分析,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仍然处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要改变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的落后状况,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况 ,真正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长时期的艰苦奋 斗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也就是说,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应当有 充分的思想准备;一定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根本方针 政策不动摇;既要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又不能脱离初级 阶段的基本国情,搞急躁冒进式的“大跃进”。 再次,需要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关系。 邓小平把中国式的现代化叫做“小康社会”,这不只是文字语言表述上的民族化,而且 更为重要的是强调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新任务,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中国人民的愿望,它的一个 鲜明特点就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为此,江泽民在报告中特别强 调创新精神。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 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 索前进,这是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治党治国之道。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事业是在不断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实践中前进的,要勇于正视和善于解决矛盾, 决不回避和粉饰。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还需要增强忧患意 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 上的困难和风险,奋发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