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哲学:21世纪的哲学观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文阁 《求是》杂志社副研究员、哲学博士

原文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3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年来,哲学观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这决非出于偶然,而 是与哲学观在哲学问题系列中的基础性地位有关,它预示着哲学发展的新阶段的到来。 那么,21世纪的哲学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哲学观念呢?本文正是试图通过20世纪90年代以 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向的把握来揭示这一点。

      一

      如果用两个词来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特点,这两个词就 是多元化和个性化。多元化与个性化并不是两个特点,而是一个特点的不同方面:有个 性才有多元,多元化是个性化的表现,个性化是多元化的内在支撑。

      这个特点当然是在与80年代相比较的意义上而言的。在整个80年代,虽然在马克思主 义哲学研究领域新观点、新思想不断涌现,但大多数学者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也没 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每一个新思想似乎都是集体的创作,很少打上学者个人的印记 :一方面,研究的问题似乎都是学界的热点,大家都是“追星族”,一个新观念或者一 个新研究领域出现后,学者们都参与其中讨论,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人道主义、主 体性、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均是如此;另一方面,对于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学者们也 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成体系的看法。这是整个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一个比 较明晰的发展阶段和逻辑线索的重要原因。而在90年代,我们就找不到一个比较明确的 问题研究的线索,学者们的兴趣分散了、多元了,学者们的个性意识增强了,有的学者 甚至直接打出了个性化研究的旗号,明确提出哲学研究应当走个性化研究之路(注:参 见欧阳康《哲学研究方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90年代以来哲学研究的 多元化、个性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式多元化了。80年代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方式主要有两 种:一是“纵向的”,即从马克思与西方近代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来解读 马克思哲学;另一种可称之为“经典式的”,即返回到马克思的几本经典哲学著作来解 读马克思。到了90年代,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方式则多元化了。首先,通过马克思的“ 非经典哲学文本”来解读马克思哲学。如果说80年代“返本”主要局限于几本公认的原 著上,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等,那么,90 年代研究的文本则相当宽泛了,经济学著作、手稿、书信、札记等等都进入了研究者的 视野。近年来文本研究比较深入的当数南京大学的张一兵教授,他的《回到马克思—— 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一书就是这方面研究的力作。其次,把马克思与其同时代的 哲学家进行比较研究。作为同一时代的哲学家,虽然提出问题的角度或关注问题的方面 有所不同,但是马克思与其同时代的哲学家必然面对相似的语境和共同的时代问题,必 然具有大致相同的思维方式,必然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把马克思与其同时代 的哲学家联系起来考察,可以更深入地认识马克思哲学。赵修义、童世骏的《马克思恩 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填补了这方面研究 的空白。再次,把马克思哲学置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大背景中来考察。马克思是一位现代 哲学家,他必然与现代西方的其他哲学家分享共同的时代精神;马克思是一位处于近代 向现代转折时期或者说过渡时期的哲学家,在一定意义上,他身后的现代西方哲学是他 的哲学的某种展开,他的思想的现代性只有在把他的哲学与现代其他哲学家的哲学的比 较中才能凸显出来。这样一种对马克思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认识是20世纪90年代最重 要的学术成就之一,它掀起了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比较研究的热潮,并使之成为 90年代以来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主流。由刘放桐、俞吾金、吴晓明等组成的“复旦派”是 这方面研究的代表,其标志性的成果是他们(前面提到的3人和王德峰)发表于《天津社 会科学》1999年第6期上的笔谈。

      2.研究领域或内容多元化了。从研究内容看,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的兴趣主要集中 于马克思哲学本身,试图建构一个新版本的马克思哲学教科书体系,以取代原有的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体系。到了90年代,构建体系热情大大衰退,以下问题 成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现实问题。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 ,前现代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问题一起涌来,面对大量的社会问题的诱惑,强烈的社 会责任感使得学者无法稳坐于象牙塔之中,“迫使”他们走出来,关注当代中国的社会 问题。90年代以来,学者们讨论的现实问题主要有:改革问题、市场经济问题、文化转 型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全球化问题、信息化和网络问题、人与环境 的关系问题等等。第二,哲学观问题。之所以转向哲学观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学者们逐 渐认识到,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之所以深入不下去,新的马克思哲学体系之所以难以建构 起来,根本在于哲学观念没有发生转换,所以,必须首先研究哲学观问题,在这个基础 上,才能完成马克思哲学新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转向哲学的一般问题,因为,从一 般的哲学问题出发,就容易摆脱传统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的制约,客观地看待古今中外 的其他哲学,吸取其他哲学的精华。另外,转向一般哲学也反映了中国学者试图超越马 克思哲学,建构自己哲学的倾向。在一定意义上说,哲学观问题是这一时期学界的一个 贯穿始终的热点问题。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不同的哲学观念逐渐出现,哲学观研究 有愈来愈热的趋势。这一阶段提出哲学观理论主要有:类哲学、生存哲学、生活哲学、 范式理论等。第三,“部门哲学”或“分支哲学”问题。部门哲学之所以进入学者们的 视野,一方面与现实意识的增强有关,因为部门哲学与现实更为接近;另一方面是在思 维方式上反宏大叙事的结果,是哲学研究的个性化的表现。这一阶段先后出现的部门哲 学有:社会哲学、价值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等等。

      90年代以来马克思哲学研究之所以会走上个性化研究之路,一方面与学者们的学术积 累和成熟有关。在80年代,大多数学者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除了传统教科书的内容和 几个经典哲学文本外,再就是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教科书式”的了解(即通过几本通论 式的现代西方哲学教科书来了解现代西方哲学),那时进行个性化研究还缺乏相应的知 识底蕴。进入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学术积累,学者们的思维 更加成熟和理性化了,学术视野更为开阔了,学者们的自主、自立意识也增强了,于是 就有了个性化研究的要求。另一方面,从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看,80年代的学术研究基 本上是围绕着“解构传统教科书——建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这样一种思 路进行的,此种思路的最高成就就是实践唯物主义,但是,诸如什么是实践、以实践为 基础的马克思哲学体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系等难题使得实践唯物主义难以深入下去,所 以,必须超越原有的研究,这样一种客观要求驱使学者们去探寻新的哲学进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