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探索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既是当前我 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理论热点,也是当代实践向中国哲学界提出的一个时代性 课题。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真正始终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就必须 面向当代人类实践活动,必须对当代人类实践的本质、特点、结构、功能、规律、合理 性及其与人的自由解放的内在联系等做系统、深入的研究。就此而言,正在崛起的虚拟 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重建有着重要意义。 所谓虚拟实践,是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在虚拟空间使用数字化中介手段进行的双向对 象化的感性活动,是前数字化时代人类虚拟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延伸和升华 。虚拟实践首先是人类实践方式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革,它使人类实践对象第 一次突破了纯粹形态的外部物质世界的界限,使数字化符号上升为实践中介手段,使人 类社会活动的信息经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合成转换,使主体置身于一个新的 关系实在的虚拟现实之中。实践手段的“数字化”,是虚拟实践突破以往实践的局限, 并崛起为一种新型实践形态的基石和标志。作为新崛起的人类实践方式,虚拟实践同时 也包含、呼唤、促进着人类认识方式、思维方式、日常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革。 虚拟实践正强有力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时代,它使人们的时代呈现出数字化、 虚拟化、全球化、个性化等特点。虚拟实践的崛起,是人类存在方式的根本变革。 虚拟实践正在成为当代哲学探索的新元点。虚拟实践使哲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历史性 的扩展和变革,它使哲学不仅面对着原先的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而且面对着新生的“ 虚拟世界”以及虚—实世界的关系。作为“另类”的人类实践形态,虚拟实践是当代哲 学问题的新源泉,并极有可能成为打破传统哲学“话语霸权”的有力武器,促进哲学 思维方式、哲学语言、哲学范畴的全面更新。特别重要的是,虚拟实践使哲学思维方式 更具整合性、个人性和交互性,使人类思维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创造性,它的崛起, 必将进一步促进“实践主体思维方式”的终结和“实践的思维方式”的普遍确立。 概略地说,深入开展虚拟实践研究,对于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新形态的意义主要 体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从最基本的哲学范畴层面看,它有助于对“实践”等范畴进行前提性反思,进 而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最近20多年来,关于实践论的争论构成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讨的中轴线。通过讨 论,尽管有些学者认为,实践论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部门哲学,它属于历史观的范 围,不是世界观。但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马克思的原著,在“回到马克 思”或“重新理解马克思”的致思走向下发掘和阐发马克思的实践论思想,我国哲学界 普遍认定: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而且是全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不论以何种名称来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 实践论为核心和基础的哲学,这是确定无疑的。现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从实践 出发而不是从观念、理论出发,已经成为我国哲学界的一种时尚。但是,人们在重复实 践的观点时,却有意无意地把“实践”、“实践的立场”理解成“自明的”、“不言而 喻的”。于是,在某些人那里,本来极富批判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被曲解成对其立 论的基点——“实践”本身缺乏必要的批判态度。由于人类实践本身的复杂、多样、多 义和多变,人们对于“实践”的理解也必然具有多样性、历史性。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研 究来说,它要保持自己的革命性、批判性,也必须时常对自己的立论前提进行哲学批判 。虚拟实践的崛起,使传统的实践观念已经难以完全解释当代实践的新变化,这促使我 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范畴进行前提性反思。 开展虚拟实践研究,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实践的“双向对象化”本质,并打破在实践 观上的“物质生产崇拜”、客观主义、主体主义等倾向。它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人的实 践活动并不单纯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而同时也包含着主体和客体之间的 能量、信息变换过程。无论是从历史的还是从当下的角度看,物质生产尽管是最基本的 实践活动,但它绝不是实践的唯一形式,它总是与社会交往实践交织在一起,并由此衍 生出其他类型的实践活动。而虚拟实践,正是在当代技术革命推动下兴起的新型实践形 态。开展虚拟实践研究,有助于我们破除对实践的单一化、凝固化的理解,从而丰富、 完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变化了的实践出发,基于对当代实践的理解,我们可以进而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其他范畴,如人、社会、存在、主体、客体、中介、社会时间、 社会空间、主体性、主体势、对象化、非对象化、价值、代价、社会控制、自由等,进 行认真反思和深入研究。在本文中,我只是对其中的少数范畴作了某些探讨,更多、更 为深入细致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展开。由于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对 实践范畴的反思必然促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他范畴的重新理解,并进而促进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整体发展。 其二,从哲学学科的层面看,它有助于深入理解、系统阐发并确立实践的思维方式, 进而充分展现实践唯物主义的本真精神。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界对“实践唯物主义”的探讨和论争,具有为重新理解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的意义。不过,“实践唯物主义”这一名称,常常掩盖了人 们在马克思哲学理解上的差异甚至原则性分歧。其中,有的学者把实践唯物主义解释成 实践本体论、实践一元论;有的学者把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对立起来,主张以 实践唯物主义取代辩证唯物主义;有的学者认为,实践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有 的学者认为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都是马克思哲学的适当称呼, 它们只是各自突出了马克思哲学的不同方面而已;有的学者出于对唯心主义的疑虑而对 实践论加以限定,提出“物质”和“实践”二元本体的折衷的实践唯物主义;而一些坚 持“辩证唯物主义”提法的学者,则一概拒斥实践唯物主义,有人甚至把“实践唯物主 义”认定为“实践唯心主义”,并对之大加责难和鞭挞。当然,对实践唯物主义理解的 多样化是无可厚非的学术现象,各种学术观点的并存竞争是应当允许的。不过,对实践 唯物主义理解的泛化和杂乱,却使实践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难以充分显现,有些人甚至 对之怀有误解和疑虑。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就是把现实 、对象、感性当作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的唯物主义,它包括三个基本特征或基本原则, 即科学的实践观、实践的思维以及批判的、革命的实践精神。其中,实践的思维方式的 建构和确立尤其具有根本意义。(注:参见李德顺《价值问题与“实践的唯物主义”》 ,载《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评对实践唯物主义的一种理解>别议》,载《 哲学研究》1990年第3期。)在当今时代,我们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和当代 意义,不仅要“返本”以重新理解经典作家的本意,而且要面向当代实践。就马克思主 义哲学当代研究来说,面向当代实践,探明并展开“实践的思维方式”所具有的丰富内 涵,乃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研究的关键,而虚拟实践研究则为我们深入理解和阐 发实践的思维方式提供了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