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 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加快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能否加速发展步伐,事关现代化 的成败。不管是国际形势还是国内形势,客观上都提出了一种强烈的要求,这就是要抓 住机遇,乘势而进,力求实现跨越式发展。 跨越式发展,简要说来,就是经济的超常发展。它不同于一般的快速发展,而是表现 为特定时期、特定阶段经济发展上的某种“突进”,其发展速度超出常态;它也不仅仅 是一般的经济量的扩张,而且是经济技术结构质的变化、飞跃。作为一种超常发展现象 ,跨越式发展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会发生,但发展中国家更有其后发优 势。因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吸收、借鉴国外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减少发明创造“重新开 始”的过程,打破生产力发展循序渐进的顺序,从而实现生产力某些阶段、某种程度的 跨越。这种状况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屡见不鲜。 跨越式发展就其实质来讲,是科技创新的产物。在以往传统农业社会,各个国家、民 族的生产基本上都是按照世代相传的经验来进行,因而无从谈及跨越发展。只有在科学 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跨越式的发展。尤其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 飞猛进,这就为发展中国家利用科学技术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 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可以说,科技创新对跨越式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既然跨越式发展取决于科技创新,那么,科技创新又是如何实现的?这里的原因固然是 多方面的,但重要的一条,就是最终有赖于制度创新。在同样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制度 安排不同,科技和生产的发展程度也就大为不同。所谓科技创新和跨越发展,不过是制 度创新的函数。 制度创新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安排组成的系统。在这一系统里,与跨越发展密切相关的 科技创新直接受制于科技体制。应当承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原有的 科技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加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主要弊端是科研与生产脱节,不利于 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不利于科技成果迅速推广应用,束缚了科技人员的智慧和创造 才能的发挥。因此,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科研机构应 在体制上由附属于政府转变为面向市场竞争进行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法人实体,不断增强 自主发展的能力和自觉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在机制上由政府主导型的事业机制变为 市场主导型的企业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科研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在人 事制度上,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科技体制的创新、技术创新机制的形成又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紧紧依赖于经济制度 的创新,即市场体制的形成。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经济生活中的竞争力量。因为 有竞争,才有被淘汰的威胁,才有效益的追求,才有科技进步的要求。如果竞争压力不 够,再加上政府推动力不强,技术创新便无法得到保证。就我国的现实来看,在经济主 体产权不清的情况下,市场竞争秩序不可能严格,经济主体自然会缺乏技术创新的利益 驱动和风险压力;价格机制的扭曲使科研单位和企业难以真正面对市场信号,使技术创 新动力难以增强;条条块块分割不仅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发育,而且阻碍了技术的推广和 传播。因此,要使技术创新健康发展,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市场经 济体制,使市场机制真正发挥激励和推动的作用。 在各种制度创新中,企业制度的创新实际上又是跨越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作为经济制 度基础部分的企业制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技术进步。例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可以有效地引进和运用世界一流技术,迅速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走上以技 术进步为中心、吸收全球资源、在国际竞争中自主发展的轨道;企业实行多元产权制度 ,可以有效地动员社会资本,突破投资障碍,形成大规模的社会投资热潮,便于技术改 造和技术创新顺利实施;企业界的内部技术创新制度,可以使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常规 化,保证新技术新发明的不断转化和运用。所有这些,无疑有利于促进经济技术的巨大 飞跃。 总体来看,只有制度上的创新才能保证发展上的超越。离开了制度支撑,即使有再多 的投入和技术发明,也很难变为巨大的现实生产力,很难达到经济上的跨越发展。当然 ,制度创新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也不是单向的。制度创新固然对跨越式发展起着决定作 用,但跨越式发展也对制度创新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为有些制度的创新需要一 定的经济支撑,没有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制度创新也难以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