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可喜局面。围 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景,学者们从各自角度提出了许多种建设性的观点,比 较有代表性的,如“实践派”(注:此处的“派”只是用来对存在的各种理论思路作一 种比较方便的概括,并不具有其他意义。),强调面向现实中国和人类实践,阐发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具有时代意义的思想资源,使之成为推动现实社会发展内在的思想力量; 如“对话派”,强调通过与西方哲学,尤其与现代西方哲学的交流和对话,阐发马克思 主义哲学所具有的现代思想内涵;如“文本派”,强调回到马克思的原始文本,对它进 行深入解读,从而保持和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品位。在笔者看来,这些不同 的思路,其实具有相互补充的性质,每一种都是从某一个特定角度出发展开的研究,坚 持其中一种并不意味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者们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术兴趣,按照自己 的思路将研究引向深入,从而在哲学研究中形成一种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良性 格局。 本文试图提出,在已经提出的各种观点之外,有一个相对遭到忽视的然而却是十分重 要的方面,那就是从中国思想史的视野来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是与 “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点众所周知。然而,如果要问, 何谓“具体实际”?这种“具体实际”究竟包含一些什么样的具体内容?它究竟是如何与 马克思主义哲学相互作用的?二者的结合产生了什么影响?对这些问题,就并非每个人都 能给出满意的回答了。只有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达到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的 自觉意识和自我理解,并在这种自觉意识和自我理解的前提下,切实地推动马克思主义 哲学研究走向深化。而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从中国思想史的视野来反思马克思 主义哲学。 一、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释义学背景 从中国思想史的视野来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反思中国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释义学背景。 按照哲学解释学的基本观点,人们对一种思想理论的理解和接受,总是与其前理解状 态和历史传统不可分离的,正是这些“前见”,构成了人们的理解活动的基本旨趣,规 定了人们认识和把握对象的基本方向;正是这些“前见”,构成了人们之所以选择这种 理论而不是那种理论,之所以以某种特殊的方式来阐释这种理论,之所以接受或强调一 种理论的某些方面而忽略另一些方面的根本原因。人们对一种自身之外的思想理论的理 解和阐发,不是被动的、脱离理解者历史性的复制和拷贝,而是一种积极的融入和参与 。这是哲学解释学所提供的一种本体性的洞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深植于西方历史文化传统而产生的学说,但传入中国以后,在 中国的思想理论和历史进程中占据了一种十分特殊和重要的地位。这一事实之所以成为 可能,是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断阐释活动相伴随的,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中国的生根立足、发展壮大的过程,是一个中国人不断理解和阐释,不断地建构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象的过程。早在20年代,胡适就这样说道:“文化自有一种‘惰性 ’……陈独秀先生接受共产主义,我总觉得他只是一个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和莫斯科的 共产党不同”(注:转引自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 33页。),我们所把握的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点,在历史上 是如此,在现在和未来也必将如此。 既然是阐释和理解活动,那么就必然存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见”和“前 识”,存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里潜移默化参与其中的、不可消除的中国人的“历 史性”。这种“前见”和“前识”,这种中国人的“历史性”,不是“中国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之外的另一种东西,而是它不可缺少的有机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它是“马 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成为可能的内在条件和根据,否则,就无法说明中国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重大差别,无法说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 国气派”和“中国特色”。 那么,我们究竟是带着何种前见和前识,带着何种历史性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呢? 这种前见和前识,这种历史性对于我们阐释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起了什么样的具 体作用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命运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对中国整个现代思想和社会 变迁带来了何种效应和影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释义 学背景进行反思的主要内容。 只有通过对这种释义学背景的考察,如下问题才能得到合理的解答。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之初,当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时,它只不过是传入中国的众 多西方学说之一。冯友兰曾把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这段时期的特征,形象地描 述为中国人迷恋“西方精神文明”(注:参见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60页。)。这表明,当时各种西方学术思潮纷至沓来,自 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生命哲学、科学主义等等都曾各领风骚。然而,为什 么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众多思潮中脱颖而出,获得优势地位呢?为什么在多种可供选择 、相互竞争的思潮和“主义”中,中国那些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思想和人格的深层结构上,他们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存在着何种精神气质上的亲 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