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3)04-0019-07 1999年公开出版的《回到马克思》引起了学术界较为激烈的反响,一部分学术同仁肯 定它是“摆脱传统的解读模式的一次重大尝试”,(注:《中国哲学发展报告1999》,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8页。)而另一部分学者则含蓄地批评其“原教旨主义 ”倾向,也有学者直接批评这一研究是“以文本解读为契机和手段推出一个自己心目中 的马克思形象”。(注:聂锦芳:《目前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史论关系问题省思》,《 哲学动态》,2002年第9期。)怎样看待这种对同一项研究大相径庭的评论呢?无疑,在( 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中,研究者都是从自身的独特前提和方法出发来审视研究对象的 ,在这一意义上,《回到马克思》及其所引发的争论同样作为一个案例充分展现了马克 思主义哲学研究学术创新所遭遇的问题(本文亦称为个性化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特殊性,这些争论从不同的侧面表明这个问题已经成为这一论域 的一个“瓶颈”。在这个“瓶颈”的内侧,着眼于下判断的宏大叙事仍然与打着集体名 义出现的个人话语(特别是对西方话语的挪用)形成一种无意识的争论(如持续到新近的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性质的争论);而在这个“瓶颈”之外,没有根据的“学术发展” 甚至把马克思主义打扮成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学术观点(如把《资本论》读成是市场经 济建设的正面纲领)则大量繁衍。鉴于此,本文认为对个性化问题的省察有助于当前马 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创新,也借此契机发表管窥之见以期推动学界对此问题的深入。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个性化研究中的学术和思想 在谈到个性化时,首先必须肯定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变迁以及当前围绕马克思 主义哲学重新解释的争论都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本身是一种探索性的工作, 而不是对一个既定体系的总结和评注。因此,无论卢卡奇的黑格尔化解释,还是萨特关 于“马克思主义是人学的空场”断言,抑或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道 主义”声称等都具有自身的合理性,它们都在这些话语由以发生的语境中保存和深化了 马克思的思想。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们的意义普泛化,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些个 性化的声称都没有直接停留在现成的马克思语录上,而是把问题植入马克思思想的内部 ,使之凸现出新的光辉。 个性化研究的窗口在国内是通过模式问题展开的。(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的多元化格局,无论是从问题还是从模式(亦称创新范式)入手,它的实际起点都是对传 统教科书体系的反拨。在这一点上,高清海先生的“实践本体论”立场具有重大的意义 ,可以说它直接构成了模式化的起点。在当前,事实上,模式或范式问题已经成为审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一个重要入口或问题。吴晓明的“路向”说,“任平”对“ 创新范式”的反复审理,王金福对“理解方式”的考察,张立波对“个性化”问题的研 究,以及新近王东对“模式”的分析等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这个问题:一种严格意 义上的创新离不开对自身思维方式的自觉意识。)而其背后则是与社会经济转型一致的 近2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变迁。在这种变迁中,通过重新解释马克思来捕获时代的问 题和激活马克思的“当代性”成为一种学术主潮。这使得传统的教科书体系成为反思的 对象,形成“百家争鸣”(即多模式竞争)的局面。但在其中,由于个性化研究的实质这 个问题一直得不到清晰的阐明,故而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个性(开放性、多元性)和 党性(绝对性、惟一性)之间的辩证法关系中保持一种恰当的学术立场便成为困惑大多数 研究者的一个基本问题,而学术与意识形态层面的混同无意识地构成了这一论域创新的 天然屏障。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已经习惯地问,我们的研究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这意味着在我 们的研究之外假设了一个绝对的现成的马克思主义,然而同时,大多数研究者也都无意 识地把自己的研究(无论是泊自国外某一流派、某个哲学家的“洋货”,还是自己的突 发奇想)称为马克思主义的,这似乎形成一个无解的“悖论”。然而,这并不是无解的 难题。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毕加索这位让大多数人迷糊的伟大画家也加入了法国共产党 ,这似乎是难以理解的,但是法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加罗蒂从自身的经历理解了这 一点,而他则在成为一名共产党人的理论家之后从未放弃过对基督教的好感,虽然他的 理论内部也保持着某种张力,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他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带来的荣誉 远远超过无意识地背诵经典作家语录的那种正统的理论家。这是一个极具普遍性的例子 ,在这样的例子中,我们看到,理论家们的旨趣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使命、理论前提和 方法论之间的“重叠共识”构成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研究的底蕴,而理论家本人基 于时代问题在经典作家本人并没有遭遇的问题上大胆地增补则构成了创新的特征。这事 实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只不过,在学术研究中,我们一直没有能够从方法论的高 度自觉地意识到,其中包含着一个基本的思想姿态:绝对不变的本真的马克思是不可能 的。而一旦意识到这个问题,问题就不再是在现成的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之 间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带着自己的问题基于方法论自觉来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主题。正是这样,诸如“回到马克思”和“马克思的当代性”研究的个性化问题才能够 合理的解释。这也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创新除了一般的规范的学术形式外, 还包含着思想的提升。而后一方面则是一个深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