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四个50年

作 者:

作者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2249 李凯林(1951-),男,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哲学博士。

原文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次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现 代化,其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50年。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发展上也大体与之同步。前两个50年认识较一致。第三个5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 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探索中走上正确道路,其本身在以人为本的真理观、主体性、价 值论等方面有较大发展。第四个5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50年,马克思主义 哲学必须在问题研究、部门哲学和体系建设等方面全面创新。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3 年 06 期

字号:

      本文结合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中的两次飞跃,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相关历史 实践中的发展特点,意在从较大时空跨度上把握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主线 。

      一、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两次飞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四个50年

      本文的考察有以下三个基本着眼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王者地位以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精神蕴含于时代实践的主旋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 时代精神的精华,始终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的。换言之,如果离开科学社会主 义实践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只是哲学百花园中的一个普通流派 而已,谈不上其在社会发展中作为指导思想的王者地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世界 最具活力的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 应当重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吸取实践营养,确定实践价值参照系,与时 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2.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次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总的看,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次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第一次是社会主义“革命 ”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第二次是社会主义“建设”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两次飞跃的 主题分别是革命和建设。第一次飞跃的实现首先是在革命理论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 理论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然后是在革命实践上:俄国和中国等国革命 的成功,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第二次飞跃的实现首先是在中国几十年曲折探索 后改革开放的开创性成功上: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终于找到了正 确的道路;然后是在“全面建设”上:21世纪的中国将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 等方面,从制度创新到理论发展取得全面的历史性的进步。第一次飞跃用了大约100年 的时间,即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第二次飞跃至少也要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即 从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对第二次飞跃时间段的确定,有两个着眼点:一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看,二是从 历史发展的某种不可逆转之势来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建成,应是一个有说服 力的、合格的、作为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体系的基本确立,它不仅应在经济 发展上有其优越性,而且应在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套相对完整的社会建制和理论 体系,从而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为历史发展的某种不可逆转之势。

      3.与“科社”两次飞跃相联系的“马哲”可以大体分为四个50年发展时期。

      以50年为单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分期,黄楠森先生曾作过充分论证。此处是 在黄先生分期基础上再延续一个50年。

      第一个50年,从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是“马哲”世界观和“科社”革命理论的创 立及其在欧洲传播的时期;第二个50年,大体是20世纪前半期,是“马哲”和“科社” 从理论到现实(在俄国、中国等)的成功实践时期;第三个50年,大体是20世纪后半期, 是中国等国社会主义建设在马哲指导下,从曲折探索中走出困境进入科学发展的时期; 第四个50年,大体是21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和马哲本身的进 一步全面创新时期。四个50年的分期使我们感到了文明进步的节奏和不易:新生事物的 成长都要经过一定的曲折考验才能确立,真正的肯定必须是某种否定之否定。社会主义 革命从理论创立,到实践成功,社会主义建设从找到正确路子,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其 每一步进展似乎都要经历半个世纪之久。看来,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考察,以50年为 单位是有一定客观性的。

      二、第三个50年的曲折与飞跃

      “科社”和“马哲”在前两个50年的发展争议不大,我们的考察主要放在第三和第四 个50年。

      第三个50年在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都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其共同特点是:各社会主义 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最初都是在经典本本设想的计划经济、“一大二公”的模式中兜 圈子,虽有种种探索改革,但均无根本性突破。一些国家在改革中中途易帜,其缘由之 一与该国人民对原模式的活力基本失望有很大关系。只有中国等少数国家走出了社会主 义建设由空想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在最初时期,这个 进程当然是以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设计来运作的。这个模式设计中的主要 之点就是消灭资本、消灭货币、消灭商品,以产品计划经济取代商品市场经济,以最大 限度的公有制取代私有制。这个模式设计曾使多少志士仁人和劳动群众为之倾倒,人们 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虽然它不久就暴露出诸多问题和弊端,然而,原有理论本身在 逻辑上的严谨,以及昔日革命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人们对它的真理性深信不疑 。人们总是认为:理论没有错,错在实践者的自身素质和实践操作上。

      但是,凡是愿意对实际情况作深入思考的人,都会产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典模式在 发展生产力上所具有优越性的忧虑。人们看到的是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商品短缺, 以及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不高等现象。进而言之,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高增长,是在 国家高积累、人力高投入、资源高消耗、国民高节俭等情况下取得的。当人们对社会主 义建设的革命热情在一次次的大跃进中未结出期待之果时,人们开始审视这种体制的弊 端了。人们开始从自己很现实的利益关系出发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和选择了。这使原有体 制的弊端更充分地暴露出来:农村生产队的庄稼怎么也不如个人自留地的庄稼好;工厂 里人力物力财力的充分利用一直是老大难;党政机关的低效率和官僚主义日益严重。毛 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想解决上述问题。其立论原理 是:不从思想意识形态上确立大公无私的观念,不根除人们的私心,人们就不可能全身 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从而不仅社会主义制度难以巩固,而且在生产力发展上的 优越性也不能真正发挥出来。为此,中国进一步发展的路子就是要“继续革命”,要搞 “文革”,使每个人在思想深入“斗私批修”,实现对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全面 专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