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路径”笔谈

——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界划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毛泽东时代出场路径的意义与方法

作 者:

作者简介:
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尚庆飞(1971-),男,山东莒南人,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

原文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3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3)02-0010-03

      界划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毛泽东时代出场路径的意义与方法

      尚庆飞

      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尚庆飞(1971-),男,山东莒南人,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

      从20世纪的2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开始了“中国之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在中国大地上生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又一理论形态——毛泽东哲学 思想。因此,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而言,界划出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地 位,说明他的贡献与失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中国之旅”中的得失,这不仅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系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命 运的重大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毛泽东时代的出场路径问 题。

      最近一个时期,许多学者已认识到,把毛泽东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加以定位 ,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必须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必须承认,这个问题的回 答有相当的难度与复杂性。应当说,在革命与建设的初期,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给予了 关注,也取得了相当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在那个“走上神坛”的年代里,我们的“ 问题意识”决定了这很难成为一个需要严肃对待和冷静思考的理论问题。在理论研究的 “主流话语场域”中,这个问题常常表现为“无法提出”或者是“虚假提出”。接下来 ,在经历了“文革”劫难后,尽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 及其思想的历史地位,但是,对“刚刚逝去历史”的认识总是具有难以摆脱的主观性, 使得一部分学者在对毛泽东哲学思想这一“历史文本”的情绪化“阅读”中,都程度不 同地存在简单化倾向,很难保持理性思考所应具有的“阅读”距离。同时,对毛泽东时 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研究也长期停留在经验主义阅读的层面上,无法深层次地 给出这一文本背后的深层逻辑实质。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固然在于,毛泽东不 仅是一个历史人物,而且是一个政治人物。对于政治人物的研究存在着种种制约性因素 ,这也是许多学者回避问题的一个可以理解的理由。但是,除了政治因素的制约以外, 或许我们更应当反思的问题是,在这一研究领域中是否存在着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研 究者的知识结构、研究视野、理论资源准备等等因素,是不是已经成为制约我们深入推 进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障碍?笔者认为,如下问题的回答,是确定毛泽东本人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地位的不可回避的前提。

      第一,参照系的确定。即必须从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与历史观等方面说明:什么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列宁主义”形态?这是为毛泽东哲学定位 的参照系。也就是说,只有将毛泽东置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大背景中,才能明 晰其性质与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梳理工作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 同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成果的引进也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部分国内 学者不仅对传统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框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批评,而且也 在尝试着实现文本阅读方法上的革命性转换,即在对经验主义阅读法进行批判的基础上 ,试图透过文字表面,读出文本背后的深层逻辑结构。这些研究成果,是我们确定或评 价毛泽东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地位的一个重要前提,应当及时进入研究者的 知识结构中去。比如说,当研究者试图在本体论和历史观层面上说明毛泽东的哲学思想 是“实践一元论”还是“物质一元论”这样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时,前提之一就是要说 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本来是什么的问题。这实际上也是在国内外目前争论较多的 一个问题。一部分持人本主义思路的国外马克思主义者,从“实践一元论”的立场出发 ,先是将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经济决定论”,进而指责恩格斯将自然领域中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一元论”观念“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在用本质-还原的“基 础主义”方法将一切社会关系简化为经济关系之后,忽略了经济之外各种丰富多样的因 素,比如文化、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等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而 毛泽东哲学思想在现当代中国的“出场”,在一部分学者看来,则是对这一基础主义方 法论的拒斥。在他们看来,毛泽东高扬的是“主体能动性”旗帜,是一种与“物质一元 论”相对立的“实践一元论”。而在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层面上,他们则试图说明毛泽东 由于重实践、轻理论,从而消解了人类思维中的神性;重特殊而轻普遍,从而为主体的 能动性留下了发挥作用的空间。这样,就把毛泽东变成了一个实证主义者或者经验主义 者。因此,说明毛泽东是一个何种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前提性问题 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第二,要在本真意义上“还原”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逻辑 。由于毛泽东本人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因此对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 研究是具有代表性的。要确定毛泽东在何种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生了关联,必须 还原出本真意义上的毛泽东。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为毛泽东勾画出一幅逼真的思想肖像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