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哲学观念的变革”笔谈

——开拓创新的实践观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3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经阶段。为了实现其奋斗目标,十六大要求,全党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为此,我们就必须全面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特别要认真学习、真正把握十六大阐述的开拓创新的实践观。

      马克思提出和阐明了科学实践观,成就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常常更多地从认识论的角度论述实践的重要性。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系统地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目的和真理性标准的思想,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以此战胜和克服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等非马 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支持和组织了真理标准问题的 大讨论,恢复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权威,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联系在一起 ,恢复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是要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认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与上述历史事实相比,世界观、社会历史观或说本体论、存在论意义上的实践功能以及价值观意义上的实践功能在一段时期内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马克思曾指出“环境 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并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因 此,实践成为人的存在方式,成为存在链条上的一个特殊环节,并对存在链条上的其他 环节发生着深刻影响。这就是实践的本体论的、存在论的或曰世界观的、社会历史观的 功能。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生着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因而也可以从价值观的角度讨论 实践的功能。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展开和发展,实践的本体论功能和价值论功 能也就越来越不能忽视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归根到底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强调实践的本体 论功能,就是强调这种实践活动对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的重要性;强调 这种重要性,就是强调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的人民群众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 体。党的十六大对于实践的本体论功能的强调是非常清楚的,如说“人民群众的伟大实 践在发展”;把“实践没有止境,创新没有止境”看作“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强调 党要“善于从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只有研究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过程中各种具体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关系、 各种建设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才能揭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的发展规律。

      实践就其本性而言,内在地具有探索性、开拓性、创造性。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过程是一种能动的革命的反映和创造的过程;主体在理性认识指导下的实践过程,是主体继续探索客体的规律性并将主体的目的性和客体的规律性创造性地结合起来的现实过程。十六大报告则将主体实践活动所内在地具有的这种特性,变成为经过论证并要求主体自觉地体现的特征。十六大报告从国家、民族、党的前途命运的高度论述了开拓创新的重要性,揭示了开拓创新的机制和过程,要求全党“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做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认为只有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引导和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实践的本体论功能、认识论功能、价值论功能既发生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过程之中,又在实践过程中互相影响、转化和统一。只有辩证地理解这三种功能的相互关系,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十六大提出并阐明的开拓创新的实践观,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笔谈统编:朱葆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