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作 者:
王冰 

作者简介: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党校 图书馆,宁夏 银川 750021 王冰(1954-),女,陕西乾县人,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党校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原文出处:
宁夏党校学报

内容提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新发展,也同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新局面发挥指导作用,并在中国文化中有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融入到马克思哲学中去,走一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道路。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3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21(2003)01-0047-04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学习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深入领会它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既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新发展,也同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为使马 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继续发挥指导作用,并在中国文化中有进 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融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去,走一条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并形成于欧洲工业文明时代,同时也是整个人类文明时代发展过 程的产物。它科学地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重大课题,是人类文明和哲学成果 的结晶。有鉴于此,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础。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 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另一方面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毛泽 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矛盾论》、《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中国化的典范;邓小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他在新的历史实践 中创造性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 第二次飞跃;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创造性地运用社会存在 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 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解决了我们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 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它反映的是唯物史观的真 谛,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不难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 相结合,但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取得民族形式”,就是说马 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同时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及其哲 学同中国先进的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现代哲学范畴 ,是现代唯物主义。中国传统哲学为合理解决当代人类发展所面临的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的矛盾和冲突提供了富有启示性的观点,依然具有现代价值。这就使二者在现代实践 和现代科学基础上具有某种程度的默契与吻合,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也是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哲学现代化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必然会提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中国特色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性质上首先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 的现代形态;其次,它不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是吸纳时代的精华,反映中国现 代化进程内在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的哲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提炼了毛泽东及邓 小平的哲学思想,因此,它是真正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哲学首先要确认的,仍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1世纪 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必将是以那种对现代化发展具有全面指导意义的历史唯 物主义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性与途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在欧洲民族土壤里滋生和发展起来的哲学文化。它之所以能够 为近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和民族所接受,并使之中国化,原因不仅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 一革命的无产阶级思想理论体系赢得到了世界历史性意义,并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唯物主 义和辩证法思想具有相通之处,而且也是由于中国自身发展的特殊需要,是中国近代历 史对人类先进哲学文化的一个必然性选择。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五四运动前后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在后来得以中国化,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社会有这个需要,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 观能够适合这个需要。中国社会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逐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 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逐步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是中国人民面临 的十分艰巨而困难的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必须有理论来指导。综观鸦片战争后 100多年的历史进程,整个中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中国向何处去”的探讨和选择。从地 主阶级改革派及革命农民反封建的宗教哲学,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进化论的唯物主义哲 学,虽然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都始终没有找到解救中国的真正出路。恰在这时,俄 国人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唤醒了中国 人民,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把目光转向了俄国,开始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于 是选择了用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来重新考虑中国革命的实践问题。

      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五四运动前后的广泛传播,并使之中国化,不只是适应了解决 当时中国社会矛盾的客观需要,还为中国社会造就了一股新的力量,这就是中国无产阶 级和它的先进分子。他们迫切需要有一种革命的、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以指导获得 解放的斗争实践。他们作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既是革命的实践者,又都有深厚 的传统文化功底,这为他们后来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