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江海学刊

内容提要:

本文从厘定存在论的理论视野开始,认为“本体论”这个在学界受到普遍质疑的术语 ,可以在学说史上找到充分的根据,而且能够从中国传统哲学中获得一定的支持和辩护 ,因而这个术语可以保留,并在哲学形态和学科分支两种意义上被使用。作者以海德格 尔的存在论为范例,阐明了“现代存在论”与“传统本体论”的根本区别,强调必须把 作为一门哲学分支学科的存在论和对于这门学科所探讨的问题的某些具体的解答方式区 分开来。文章认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通过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批判实现的,但马克 思哲学并没有因此取消作为哲学分支学科的存在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是关于自然存 在、社会存在和人的存在相统一的理论,它着眼于存在方式去理解存在的意义。实践的 观点和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的枢纽。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3 年 04 期

字号:

      在我国近年的哲学研究中,存在论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生长点。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 ,对存在论问题的探讨是我国哲学研究中的一项返本开新式的工作,将对今后的整个哲 学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不仅如此,如果把问题置于传统西方哲学向现代西方哲学转型 的大背景之中进行考察,甚至可以说,当代哲学的发展所提出的一个最大的理论问题, 就是形而上学的命运问题。在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的存在论,曾经 长期居于“第一哲学”的至尊地位,而当代哲学的发展对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 澄清与之有关的问题,不仅是深刻把握现代西方哲学区别于传统西方哲学的判据的基础 ,而且是深刻理解产生于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转折点上的马克思哲学的实质的关键。

      存在论的理论视野

      在我国哲学界,作为形而上学之基础性理论分支的Ontology,由于受日本哲学界的影 响,曾经被翻译为“本体论”。虽然这种翻译的准确性早就受到过质疑,却一直沿用至 今,近年来又成为争论的焦点。我们的观点已在另文中申论(注:参见杨学功《关于Ont ology词源和汉译的讨论》,载《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第6辑,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载大型学术 文集《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 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载《现代哲学》2002年第1期。),此处不再赘述,这里主 要说明一下对待“本体论”这个术语的态度。

      首先,从译名讨论的情况看,虽然“本体论”的译名受到普遍的质疑,但它在学说史 上却有着充分的根据。

      从哲学史上看,虽然Ontologia这个术语直到17世纪才出现,但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却早 在古希腊时代即已开始。Ontologia一词在18世纪得到普及和传播以后,西方学者都普 遍使用这个术语来叙述古希腊哲学,认为古希腊哲学中已经产生了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例如《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版)“Ontology”条目中说:“这个术语直到17世纪才首 次拼造出来,然而它同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所界定的‘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是同 义的。”

      亚里士多德明确提出,ti to on(存在之为存在,是之为是)的问题将被永远追问下去 ,“第一哲学”就是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to on hei on)的学问。而在他看来,“ 实体”(ousia,substantia,substance)问题正是“存在”的中心问题,因而也是第一哲 学的核心问题。亚里士多德说:“‘存在是什么?’这个问题,正就是‘实体是什么?’ 这个问题。”(注:《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63页。译文有改动 。)那么,什么是实体呢?哲学家们对此的回答纷纭不一,理念、单子、绝对精神等等被 先后确立为“实体”。在这种回答中,依据“实体”来理解“存在”(“是”)的方式被 固定下来,而“实体”又被理解为万有的终极根据,成为某种具有神性的事物。

      这样,就Ontologia自17世纪出现以后,标志着传统西方哲学关于“实体”的研究已经 发展成为形而上学的一种特殊历史形态来说,用“本体论”来标志它就是相当准确的了 。就是说,作为西方哲学关于on的学问,从柏拉图到黑格尔,似乎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了 一种有特定内涵和特殊规定性的理论形态,这种理论形态反映了传统西方哲学处理这一 问题的历史特征和思维方式,它可以而且应该被叫做“本体论”或“实体论”。

      其次,从语词的约定意义看,“本体论”术语能够从中国传统哲学中获得一定的支持 和辩护。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相当于上述意义上的“本体论”的那部分哲学学说,被叫做“本 根论”,指深究天地万物根本原因和根本根据的学说,其意义与“本体论”一词基本吻 合。中国古代哲学家一般都把天地万物的“本根”归结为某种无形无象而与天地万物根 本不同的“东西”(如“气”、“理”、“心”等),也与西方哲学家把“本体”或“实 体”(相当于最高存在者)理解为某种最高的终极的“存在者”,而这种最高的终极的“ 存在者”又被视为天地万物的最终根据和最高原因基本一致。据有的学者研究,在汉语 语境中,“本体”一词与“客形”相对,“客形”是变化不定的状态,“本体”则是本 来恒常的状态。(注:参见《张岱年全集》第4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20页 。)这种语义与亚里士多德所谓“实体常住不变而只是变换它的性状”的说法也非常接 近。所以,用汉语中的“本体论”一词来诠释和理解西方哲学史上那种以追求最高存在 者为最高使命的哲学形态,是较为适当和合理的。当然,它们之间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不赞成彻底废除“本体论”术语的做法,而是主张保留这一术语 ,厘定其边界,赋予其恰当的含义。简略地说,保留下来的汉语“本体论”这一术语, 可以在如下两种意义上被使用:

      (1)它不再用来指称作为一门哲学分支学科的Ontology(我们译为“存在论”),而是用 来指称西方哲学史上探讨on的问题时,历史地形成的一种哲学理论形态——实体主义或 实体中心主义的哲学形态。

      (2)或者将它降格为Ontology(存在论)的一个子概念,即“关于存在者(是者)的学说” 这一学科子分支,同今天兴起的另一个子分支——“关于存在方式(是,或是态)的学说 ”相并列,则更符合当代哲学与科学思维发展的新趋势。

      事实上,对作为一门哲学分支学科的“存在论”(Ontology)的研究,已经历史地形成 了不同性质的学说或不同的哲学理论形态。其中,依据“存在者”和“实体”去制订方 向的传统形而上学,对这门学科的问题的回答采取了“本体论的方式”。而现代西方哲 学则通过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开创了探讨存在问题的新方向。这个新方向的突出特点 在于:不是强调实体,而是强调关系;不是追求存在者,而是注重存在方式。因此,我 们必须把作为一门哲学分支学科的存在论和对于这门学科所探讨的问题的某些具体的解 答方式区分开来。在用“存在论”来翻译作为一门哲学分支学科的Ontology这一点明确 以后,我们或许可以用“传统本体论”和“现代存在论”两个术语,来标识这门学科的 两种不同的历史和理论形态。具体可参见下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