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91X(2002)07-0032-03 马克思以实践的唯物主义为工具探索人性问题,不仅能够使我们领略到从古希腊哲学 到近现代西方哲学关于人的问题的全部走向,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有着根本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在总结前人在人性问题上的思想成果基础上,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 其他著作里,把人的本质概括为生产劳动本质、社会本质、自觉能动本质,由人的这三 类本质对应阐述了人的本性也有三点:人的生理本性、社会本性和理智本性。人的本质 是人在使用工具改造世界的劳动中创造的,人的有意识的、自由的、普遍的活动,把人 与动物区别开来。人性即人的属性,是受人的本质支配的。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人的本 性与本质是两个意义相近的概念,有的地方还作为同义语使用。马克思说:“人不仅仅 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 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1]这就是 对人性三个方面的概括。后来又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活动”指的是人 的自觉能动性。后来,马克思在1845-1846年与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 以及1864年马克思写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人性问题的论述也是按三分法分 析的,即人性具有的生理、社会属性和智能三个方面。 人的生理属性,也就是人的自然属性,如食、色、安全等人的最基本的欲望和需要。 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 物,……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 欲望存在于人身上。”[2]后来,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的本性”。 人的社会属性,是说“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 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3] 这告诉我们:人具有社会性——“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类存在物”[4]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 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理智特性,马克思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的“自由 ”是与意识相联系的,是说有意识、有理智、有目的的活动。这与动物的活动是有着根 本区别的,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人能 在改造对象世界中获得自由,同时人凭借活动而取得对于自身发展的自由。这就表现了 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认为活动是最重要的人类机能与需要,因为主体在活动中,人 得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肯定自己,“感到幸福”[5] 总之。“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6]马克思认为人是具有多种性质的统一的物质实体 ,研究人性必须从人本身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唯物主义基石。同时,马克思 将辩证法运用于人性问题的分析上,强调“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 义关于人性的理论,是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强大思想武器,为我们坚持“育人为本 ”、超越“以人为本”提供了精神支持。它的理论及实践价值值得我们研究和重视。 二、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教育价值 传统哲学对于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现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流行,一方面 说明了自然主义教育、进步主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为它们都提 倡人的发展、尊重个性等等。而我们缺这一课。尽管我们的五四运动对此有点冲击,但 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有的专家呼吁:“很需要中国式的文艺复兴运动”[7]另一方 面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研究和宣传的不够。对传统哲学对教育的影响,我们应 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人的哲学对教育的重要指导作用,尤 其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一,马克思关于人的生理性的论述,为我们揭示了人是自然的,同自然一样是客观 存在,是发展的,因而具有人本身的自然的客观规律性。因此,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必须遵循人的存在及其客观发展的规律。教育不能离开人。当然作为教育对象的人,不 是成年人,不是老年人(指学校教育)而只能是青少年,是孩子。在科学的心理学产生以 前,卢梭以人文主义思想,提倡“自然主义”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开创了新教育的一 个里程碑。他要求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把儿童培养 成自由的人。他还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等等。而应 试教育竟然倒退到不如自然主义教育的地步。在大搞应试教育的地方,全力以赴的就是 升学、分数。“见分不见人”思想一直在作怪: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之间的和谐 关系被破坏了,“减负”只喊在嘴上,学生被限制在茫茫题海之中,疲于奔波在五花八 门的补课之中……什么长身体、个人的兴趣等全都被抛在了一边。人的自然性也告诉我 们,尽管人的生理遗传因素造成人的体力、智力有差异,但后天的培养和教育还是决定 性的。教育者不能搞“天才”教育,不能以“聪明”或“愚笨”来划定学生的优劣。另 外,作为人不仅身体发育有其自然规律,人的精神发展同样也有其自然规律。马斯洛心 理需要层次说把爱作为人的精神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学校中,不论是在教师的指 导思想上,还是在教学过程的时间和空间上“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 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8]苏霍姆林斯基说这是“教育的核心”,是“一个极其 简单而又极其复杂的教育秘诀”。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 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结果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这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还 有一些学校和地方,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学校的设施建设抓得比较紧,而对学生的思想 品质、纪律法制教育,对学生在校外活动的情况,抓的比较松,有些学生在社会上接受 了不良影响,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 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实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