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驻马店市卫生学校,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原文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探讨人的生命活动之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本质入手,揭示了这种活动所表现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由此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在对实践活动的多重分析中,深入地说明了实践之批判 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变革性的根本特征;而这一变革性的实施,又表现为革命性和科学 性的统一,以及价值性和真理性的统一。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3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3X(2002)06-0001-06

      一

      在马克思的全部著述中,也许没有任何一部著作能比得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手稿》)所引发的那么广泛、热烈而又持久的争论。当早期争论的那种浓重 的意识形态色彩渐渐淡化之后,我们似应沉静下来,将这部手稿放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形 成的全过程中,探寻它对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和理论观点构成所具有的意义。一般地讲 ,任何一位哲学家哲学思想的形成,都应有着一个基本的逻辑轴线,其哲学思想在形成 之后,也应有着一个统摄全部思想的逻辑结构。由此,此一哲学家的全部哲学著述中的 任一著作,都应占有一个思想形成和观点构成的逻辑定位。再一般地讲,任何一位哲学 家的哲学思想都应有一个酝酿、萌生和形成的过程。由此,此一哲学家的全部哲学著述 中的任一著作,都应分别担负着哲学思想酝酿、萌生和形成的作用。以这种情形来看待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我们就会发现:一如学术界的一般界定,《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是马克思新哲学世界观的萌芽,也即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萌生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 是马克思新哲学世界观的完成,也即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之作;可是,哪一部著作是 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酝酿之作呢?就《提纲》之言简意赅的提纲形式来看,它似也应有一 个充分的准备之作。在此,早于《提纲》不足半年的并且具有一定容量的1844年《手稿 》,就有可能被确定为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的酝酿之作了;而这部手稿之中心观点反复 论证但又显得散乱、中心思想探究深入但又缺乏行文规范的写作风格,恰巧显示了它是 一部哲学思想酝酿之作的性质。

      如果确定了《手稿》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酝酿之作,那么,它是在酝酿一种什么样的 哲学思想呢?既然《提纲》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萌生之作,那就是说《提纲》已基本确 定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全部《提纲》十一条,就哲学观而言,有五个重要的方面:其 一,对事物、现实和感性要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要从主观方面 去理解(第一条);其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六条);其三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八条);其四,新唯物主义应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的唯 物主义(第九条);其五,哲学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变世界(第十一条)。综而言之,马克 思在《提纲》中萌生的新哲学世界观,就是以实践的目光去看待事物(或自然界)、社会 和人的本质;因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如果这样看待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那么,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中心逻辑概念就是实践,由此,它必定存在着一个以实践统 摄哲学各个部分的逻辑结构,从而也势必存在着一个哲学思想形成的实践逻辑轴线;在 此,若认定《手稿》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酝酿之作,则就即可得出《手稿》是马克思哲 学思想之实践逻辑轴线的最初的源头,也即是说,《手稿》所酝酿的,就是对实践这一 马克思哲学中心逻辑概念的论证。

      实践是人的实践。按现在学术界的一般理解,实践就是人们能动地作用和改造外部世 界的活动,也即是说,实践是人们所具有的能动地作用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人为什 么具有这种能力?是因为人具有实践的本质,或者说,实践就是人的本质。然而,人的 实践本质并不是不证自明的。几乎在马克思哲学之前的全部哲学中,人的实践本质一直 被遮蔽着;人的本质被规定为理性,即人的活动只是被描述为认识世界的活动,哲学也 由此成为解释世界的哲学,既然马克思要建立的是人们改变外部世界的实践的唯物主义 哲学,那么他的哲学思想酝酿之作的《手稿》,就要深入论证过去哲学家们未曾涉及或 不正确涉及的人的实践本质问题。这就是说,马克思的1844年《手稿》,作为他的以实 践为轴线的哲学思想形成的最初源头,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对人的实践本质进行全面的论 证。

      只是给《手稿》规定这样的任务,在马克思一开始并不是目的自明的。众所周知,马 克思虽然以哲学《博士论文》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但他走出校门,投入的却是新闻战线 上的政治斗争。正是政治社会的复杂性和政治斗争的严峻性,使他再次回到书斋,以求 从理论上弄清问题。在马克思研究了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并基本确定了市民社会决 定国家和法的观念之后,为了弄清市民社会问题,按黑格尔的引导,于1844年第一次接 触到古典经济学。由此可见,马克思写作1844年《手稿》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建立某种新 哲学,也不是为了建立某种(可能的实践)哲学而去专门论证人的实践本质。然而,当马 克思一接触到古典经济学,就发现古典经济学对工人的现实生活根本漠不关心的重大缺 陷。马克思写到:“按照国民经济学的意见,劳动是人用来增大自然产品的价值的唯一 的东西,劳动是人的能动的财产”。[1](P14)如果说劳动的主体是工人,那么当前工人 的状况如何呢?它却是:“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 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 值成正比。”[1](P47)为什么国民经济学家不去注意这种与他们的“意见”相悖的现象 呢?是因为“国民经济学把工人只当做劳动的动物”[1](P17),“国民经济学不考察不 劳动时的工人,不把工人作为人来考察”,“劳动在国民经济学中仅仅以谋生活动的形 式出现。”[1](P16)于是,本来马克思是要研究古典经济学提出的经济学原理的,却不 得不转而从道义上对它展开批判;这一批判的契入点,就是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观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