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02)06-0005-22 当下,马克思哲学当代价值的讨论是“马克思哲学的本真形态与前苏联教科书哲学之 争”、“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哲学变革的确切含义”、“马克思哲学如何与当代西方马克 思哲学和非马克思哲学对话”等一系列问题讨论的继续和深入。随着这种讨论的深入, 如何界定“马克思哲学观”和实现其转变的问题不可回避地浮出水面。解决上述问题又 必然追问到“哲学观”这一“元哲学”问题,以期从中获得方法论的支撑。哲学观的建 构和转变是哲学发展的基本方式和哲学史的常态现象。问题不在于哲学观要不要“变” ,而在于“为什么变”、“怎样变”。本文认为,哲学与哲学观的关系是“思”与“思 的方式”之间的关系。哲学之思具有永恒性和超越性,思的方式即哲学观具有暂时性和 保守性。哲学之思源于人的生活,是人类文化精神的外显和自觉,始终具有活性,而哲 学观则是具体的哲学范式,是哲学之思的凝固、结晶和客体化,具有僵死性。哲学之思 离不开哲学范式(哲学观)的表达,但哲学范式又制约着哲学之思的内容、方式、倾向、 旨趣等。因此哲学观的转变体现为哲学范式的不断更新和调适。 一、哲学观的转变是哲学范式的更新与调适 1.哲学观是“思”的对象、问题、概念、范畴,还是哲学范式?哲学思维活动离不开思 维的对象,也离不开概念、范畴的运用,更离不开对问题的解答。但真正意义上的哲学 观并不体现为某一独立的“概念”或“范畴”,也不以研究“对象”和解答的“问题” 为转移。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观是哲学范式。根据库恩的理论,范式(Paradigm)不是一个 概念、理论或命题。范式是通过对哲学中的关键性、全局性的问题的解决,得出的一个 整体性的,具有“世界观”特点的总体性理论体系。一种哲学理论成为范式的条件是: 在原有的范式已经不能解决问题,或提供的答案无助于实践活动,有背于生活方式条件 下形成的。新的范式开拓了新的认识领域,扩大和深化了研究范围和背景条件;给人提 供的是新的理论视角,思维空间和意义世界的图景。哲学史上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 论的转变,本质主义与存在主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等的转变 就是范式转变。当然,范式是有层次的,根据范式统摄的范围的宽度和广度确定。马克 思哲学观作为一种哲学范式也是有层次的。针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可以说马克思 哲学观为“唯物主义辩证法”;针对黑格尔的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哲学可以说马克思哲 学观为“人本主义哲学”;针对旧的纯粹的唯物主义和直观的唯物主义可以说马克思哲 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即“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从总体上可以用“ 实践唯我主义”或“实践哲学”范式去界定马克思哲学特征。因为,后者可以涵盖前者 ,更能体现出马克思哲学对其之前的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和以黑格尔为 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等一切传统哲学的变革。马克思哲学实现的变革是一次深刻的哲学 革命,并不是对旧的哲学范式的简单修补,改头换面,头足倒置。马克思从其哲学的内 涵和功能两个方面表达了其哲学的特质:“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和“改变世界”。 这种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不仅使原有的旧哲学开阔了新视野、增添了新内涵、克服了旧哲 学范式只能“解释世界”的弊端,而且使马克思哲学的所有组成部分得到了统一。实践 唯物主义使唯物史观奠基于实践这一支点上;使唯物史观的“物”具有了包括人类社会 历史等丰富的内容;突显了实践者——人的主体性及其地位;使主客观辩证法得到统一 ;使人的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得到统一。因此可以说马克思哲学观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 大变革。 2.哲学观转变是哲学范式的更新 虽然哲学观的转变与哲学家的创造活动有关,与时 代的主题相联,与历史的转折相关,但是,使哲学观发生转变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哲 学范式的更新。哲学范式的更新有其内在的机理。 (1)哲学范式更新的内在动力:哲学范式是哲学之思的形式,而哲学之思是人类生存活 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维度。生活是人类一切文化形式的生命之源。这个源泉是文化的最 终根基和价值的最高体现。生活之流为文化形式的产生、发展、转变提供了永恒的动力 。正是人的生存之中理性思维的生生不息涌动,才使得哲学范式等其它文化形式得以常 青。“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文化精神的外显和自觉”深刻地表达了生活 对哲学范式的内在动力关系:生活→文化→哲学范式。由于生活动力永不停息地推动, 哲学范式本身不是给定的、静止的、抽象的、僵死的理论体系,而是不断地更新和转变 。一方面哲学范式的更新是不可阻挡的、永恒的;另一方面哲学范式的转变根本动力来 自于生活、时代文化精神,而不是神灵启示和天才想像。生活的动力决定了哲学范式更 新的必然性、超越时空性、不可阻挡性和超个体性。 (2)哲学范式更新结构:哲学范式的更新是永不停止的过程,总体上体现为“建构—失 范—重建”过程的循环往复。当生活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巨变,而使文化模式发生转型时 ,哲学范式也随之转变。当旧的哲学范式无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时,它就会死亡、被淘 汰,就会被新的范式代替。哲学范式的命运无法逃脱“建构—失范—重建”结构的束缚 。没有一劳永逸的哲学观。 (3)哲学范式更新的途径:哲学范式总体上受人的生存活动决定,但它不是自动生成的 。哲学范式的更新要经历“批判—超越—建构范式”这一途径。哲学范式的转变离不开 哲学家的“在场”,必须由哲学家充当批判的主体。哲学家对生活和文化精神的自觉、 反思、批判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每一个哲学家都要面对其生活时代赋予他的哲学范式, 面对具有保守性、僵死性、习惯性、顽固性的传统哲学范式,没有哲学家的坚韧而彻底 的批判精神是不可能推动哲学范式更新的。马克思、尼采等人能扭转哲学历史的乾坤, 与他们“斗士”般的彻底批判精神和努力分不开。哲学范式更新仅有批判还不够,还要 超越旧的范式。哲学史无数事实证明,哲学范式并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新旧哲学观 要经过“冲突”、“对峙”、“妥协”,直至另一方被边缘化而告终。 (4)哲学范式更新的标志:哲学范式更新的标志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行 为方式的整体转变。一方面表现为新的哲学范式以理论形态出现;另一方面表现为时代 认同,即被特定的时空、社会共同体大部分成员接受、采纳和遵守,变成主流生活方式 、行为规范。原有的哲学范式被边缘化、被弃置不用、被遗忘直至被尘封在人类文化的 历史博物馆中。但哲学范式作为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永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