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的历史观,列宁称之为是马克思科学思想 中的最大成果。由于唯物史观的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本质,解开了历史 之谜,找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时代在 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前进。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当代国际 、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关头,对“什么是共产党,怎样建设共产党”这一重大 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是对建党八十年来的经验总结,从而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 ,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本文从唯物史观发展史来考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 马克思主义如何一脉相承,又如何与时俱进,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理论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非常重视社 会生产力的研究,从1845年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 上是实践”的观点起,到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物质生活条件”是历史发 展的根本条件,提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马克思和恩格斯已逐步从生产力的发展 中揭开了历史之谜。1847年,马克思批判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观点时,发表 了《哲学的贫困》,第一次提出了生产关系的概念,从而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看 作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强调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他说:“社会关系和 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 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 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第144页)。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从理论与实 践结合的高度,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公布于世,从生产力的发 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旗帜鲜明地公开 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 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内容作了经典性表述 的时候,重申生产力、经济基础的作用。他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 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 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 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 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33页)。马 克思非常重视生产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把它视为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 恩格斯也非常重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他年青时代,世界观的转变过程中 就看到了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他在考察英国社会时指出,在英国的社会生活 中是物质利益主宰一切。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党派之间的斗争,都是围绕物质利益进行 的。他说:“在英国,至少在正在争统治权的政党之间,在辉格党和托利党中间,是从 来没有过原则斗争的;它们中间只有物质利益的冲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第547页)。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是为了物质利益而不是为抽象 原则。恩格斯在1844年写《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时,第一次使用“生产力”这个概念 ,提出生产关系的思想。他说:“人类所支配的生产力是无穷无尽的。应用资本、劳动 和科学就可以使土地的收获量无限地提高。……这种无穷无尽的生产能力,一旦被自觉 地用来为大众造福,人类所肩负的劳动就会很快地减少到最低限度”(同上书,第616页 )。在恩格斯看来,生产力的要素包含着人和自然、劳动和科学。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上,他最早把科学、技术看作生产力,并认为科学的进步,必然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给社会带来繁荣。 恩格斯在19世纪70年代的《反杜林论》和80年代的《费尔巴哈论》中,对唯物史观关 于生产力的原理作了详尽的阐述。但是,最为全面和深刻的是在90年代关于历史唯物主 义的书信中。1890年9月21日,恩格斯致约·布洛赫的信中说:“……根据唯物史观,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 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95-696页)。接着,他论 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恩格斯指出,经济是基础、是第 一性的,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是派生的、第二性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及其社会 意识形态。但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又不是消极、被动的,除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之 外,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社会的发展。恩格斯唯物又辩证地阐述了 社会历史的发展。 列宁在谈及马克思如何发现唯物史观时也非常重视生产力,他说马克思所用的方法, 就是首先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 系来,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列宁指出:“只有把社会关 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 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列宁全集》第1卷,第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