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0257-2826(2002)11-0074-03 由中南大学承办的“全国高校第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8 月11日至16日在湖南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110多人参加了 这次会议。与会代表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功能以及提高马 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实效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问题 哲学的思维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哲学。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 华,是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因此,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 挑战,要比别的哲学更能透彻地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各种问题,就必须不断地创新。 而这种创新,不仅是现有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反映时代精神,并 面对变化了的现实改变自己的某些观点和观察问题的视角。在本次会议上,对于马克思 主义哲学创新的问题,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同济大学的章仁彪教授在大会上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他认为:“回到马克 思”不失为一个“重建马克思”的基础与前提,但决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尽管萨特曾 经有言:“马克思哲学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这只是指马克思揭示的时代课题还 未完成,马克思的“文本”之魅力及智慧和“超越马克思”才是创造与继承的统一,才 是马克思的本真精神之所在。基于此,他提出要“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并 为此提出了一些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有关的问题,如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解释学的问题 、当代哲学的时空背景即哲学的全球化和本土化以及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问题、真理 的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问题、哲学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等。这些问题尽管有些在此 以前就已经提出,但却是当代哲学仍然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提出这些 问题并进行一些探讨无疑对激发与会者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 重要意义。 哲学的反思需要“认真的态度”,对于摆脱困境并为其寻找出路的尝试首先只有发生 在思想中。对此,西北政法学院的王干才教授作了精辟的发言:哲学就是思,特定形态 的哲学是特定时代的人思考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马克思对他所处时代思考的结 果。我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时,通常采取三种方法:一种是教条式接受,一种是封 建化的接受,一种是创造性的接受。我们要通过重新审视传统的、特别是教科书中的马 克思主义哲学模式,创造性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回到马克思。但仅仅回到马 克思的文本还不够,因为我们不再生活在马克思时代,而是生活在我们自己的时代。因 此我们要深入到马克思思想的深层思维逻辑中,去追问“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即在实践的思维逻辑中,回到真正的马克思,只有这样才能超越马克思。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湖南师范大学的胡 潇教授认为: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前沿问题,这一系列前沿 问题,引起了许多哲学问题,如辩证法的研究范式、范畴体系、表达方式、理论形态、 理论结构及辩证法解释的功能等都面临严峻的挑战。而由于辩证法法则的抽象难懂,一 些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者自然科学知识薄弱,没有广博的、深刻的社会科学知 识,加之西方哲学中对辩证法研究的成果也不够充分,致使我们的兴奋点远离辩证法, 导致辩证法的研究出现滞后的状况,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与会代表也普遍认为,在当前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辩证法只有敢于面对挑战,敢于 反省自己,才能与时俱进,把新科学、新文化转化为人们的新思路。黑格尔在《百科全 书》导言中说:“哲学缺乏别的科学所享有的一种优越性:哲学不似别的科学可以假定 表象所直接接受的为其对象,或者可以假定在认识的开端和进程里有一种现成的认识方 法”。按照黑格尔的意思就是:哲学以外的别的科学对象是给定的,哲学的研究对象, 恰恰是在人的认识发展的历史中生长的。所以,它的研究方法也只能在历史发展过程的 本身来寻找。这个过程既没有一个现存的起点,也没有一个最终的终点。哲学的这一特 点正是马克思哲学包括辩证法不断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东华大学的贺善侃教授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取向、缘由及转型的困惑角度 作了中心发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范畴如社会矛盾、社会控制、社会变革和社 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阐发。与会代表也对什么是当代社会的主体和客体进行了探讨。这 些都启发我们,在社会转型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用全球化的视野来考察当代中国社 会的实际问题。 与会者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 问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必须密切联系社会现实,要敢于回答社会现实 问题,不能回避现实矛盾;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也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 哲学教学的实践中。而要做到这些,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理论创新的环境 。 王干才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发展就必须创新,而创新就必须有创新的环境。 为什么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难以引起青年人的共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哲学不敢面 对现实,不敢说真话。这就存在一个理论创新的环境问题。 中南大学的谭希培教授也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有一个理论创新体制的问题 。因此,要大力提倡制度创新,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