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徽州的牌坊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美术之友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研究
复印期号:1995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徽州既不指现在的徽州区,也不指以前的徽州地区,它原是历史上一个行政区域,后来衍变为一个地域的名称,其范围包括现在安徽省的歙县、绩溪、休宁、黟县、祁门和江西省的婺源等六县。牌坊俗名牌楼,它不同于民居——民居是住人的,也不同于祠庙——祠庙是供神的,它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的独特的建筑物。徽州原有牌坊一千多个,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尚存118个,不论是过去原有的还是现在尚存的,其数量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所以文化界誉它为“牌坊之乡”。安徽美术出版社考虑到徽州牌坊的独特价值及其在徽州石雕中的特殊地位,继《徽州石雕艺术》、《徽州木雕艺术》、《徽州砖雕艺术》出版之后,出版这本《徽州牌坊艺术》。

      就牌坊的作用与建造意图来说,约可分为三类:

      一为标志坊。某处有纪念意义,便建牌坊作为标志,以昭示后人。如位于现歙县郑村街道北侧一个巷口的“贞白里坊”即属于此类。据县志载:元末人郑千龄,曾任延陵巡检、祁门县尉、淳安和休宁县尹,操守廉正,深得士民爱戴,死后士民私谥他为“贞白先生”,并名其所居之处为“贞白里”,建“贞白里坊”以纪念先哲,诱导民风。位于现徽城东门外的“高阳里坊”,原建于许氏宗祠前,许氏原为徽城大族,表示此地是许氏族居的地方。位于现徽城内城东路46-7号的“古紫阳书院”坊也属于此类。这里为紫阳书院旧址,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讲学的地方,后人为纪念朱熹,于此建“文公祠”(“文公”为宋宁宗给朱熹的谥号)。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根据户部尚书曹文埴的倡议,于此建“古紫阳书院”坊。祠堂坊、陵墓坊可归于这一类。这类牌坊尚存宋元遗风。

      二为功德坊。又可分为两类:一是显示官位与政绩的,最典型的有“许国牌坊”。许国,字维桢,明代徽城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隆庆间曾为一品官出使朝鲜,万历即位进右赞善,充日讲官,十一年(1583)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十二年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恩准回乡,建坊以表彰其功德。此坊四面八柱,四面顶层正中均嵌“恩荣”扁额,四面额枋上分别镌刻“大学士”三字,下注许国姓名及许国历任官衔:“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二层东枋镌“上台元老”,西枋镌“先学后臣”,标举许国历仕三朝的功德。二是标志科举成就的,徽城东门外的“江氏世科坊”即属于此类,坊板上刻江氏历届进士姓名。徽城内现中山巷的“吴氏世科坊”亦属此类,坊板上题刻明永乐至清乾隆年间的吴氏十五名进士、举人的姓名。建立这类牌坊,其目的既是荣耀宗祖,也是为了掖导后学,鼓励他们读书仕进。

      三为节烈坊。其中有表彰忠臣的。明代徽城的江应晓、江秉谦二人生于阉党弄权之世,刚直不阿,后被诬陷,忧愤而死。崇祯即位后诏建“豸绣重光坊”,以表彰他俩的忠贞。额枋东面刻“龙章再锡”,西面刻“豸绣重光”,即是为他俩平反昭雪、恢复官爵、恢复名誉的意思。有表彰孝子的。清代棠樾人鲍逢昌千里寻父,股疗母,事父母至孝,乾隆三十九年(1774)奉旨旌表,建“鲍逢昌孝子坊”。枋额镌有“天鉴精诚”、“人钦真孝”、“旌表孝子鲍逢昌”等语。棠樾牌坊群中还有座“孝慈里坊”。《歙县志》载:元至元十三年(1276),徽州府守将李世达叛乱,群盗蜂起,鲍寿孙与父鲍宗岩为盗所执,被缚于里中龙山,盗露刃相向,将杀之。父子争代死,哀声不绝,贼两释之。“慈孝里坊”即表彰他俩“父慈子孝”。有表彰妇女贞节的。这类牌坊最多,仅徽城现存的就有“旌表江莱甫妻叶氏贞节”的“叶氏贞节木门坊”、“旌表许立德妻鲍氏节孝”的“鲍氏节孝坊”、“旌表故儒童吴沛妻黄氏孝烈”的“黄氏孝烈门坊”、“旌表故民萧邦永妻胡氏节孝”的“胡氏节孝坊”等。棠樾村七座牌坊中就有两座节孝牌坊,一座是旌表鲍文渊继妻吴氏,一座是旌表鲍文龄妻汪氏。

      牌坊如前所说,既不住人,也不供神,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其作用无非是宣扬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观念,以维护封建秩序,巩固封建统治。特别是贞节牌坊,每一座牌坊都有一部妇女血泪史。这些本无足称道,但因为它是一种历史的存在,在历史上起过作用,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又因为都是精心设计、精心雕刻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所以今天还要保存它,出版它,研究它。

      徽州牌坊,都是用石材雕刻而成的,所以也称为石坊。牌坊有两柱单间的,有四柱三间的,以后者为多。四柱三间的中间一间是主间,较宽。左右两间是配间,较窄。徽城东门的“许国牌坊”实际上是把两座四柱三间的牌坊有距离地排在一起,并用石枋将其联结起来,平面呈长方形,所以被称做“八脚牌坊”。丰口村头的四方形牌坊,由四根石柱组成四方形,也可说是由四个单间牌坊闭合而成的。这两座牌坊的形制,不仅在徽州是仅有的,在全国恐怕也是少见的。

      两根石柱或四根石柱排在一条横线上,犹如一面单墙,少则七八米高,多则高达十几米,上面还要架上许多石雕构件,又高又重,当然容易倾倒。为了使牌坊立得牢固,于是在石柱底座前后安有依柱石,单间四块,三间八块,“许国碑坊”前后左右共十二块。为了美观,这些依柱石有的被雕成扇形呈云状,有的雕成鼓形,称抱鼓石,更多的被雕成狮子,称依柱狮——有夭矫的倒爬狮,有威严的坐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