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的艺术

作 者:

作者简介:
哈桑·马苏迪(Hassan Massoudy),出生于伊拉克的书法家,撰写了《当代阿拉伯书法》(弗拉马里翁出版社,巴黎,1981和1986)、《书法入门》(EDIFRA/IMA,巴黎,1990)等多部作品。

原文出处:
信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研究
复印期号:1995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龙治芳 译

      在伊斯兰世界,书法已达到高度的完善,表现艺术在这里不受重视,而阿拉伯文字为创造性的遐想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上图,书法家穆斯塔法·拉基姆于1797年完成的一幅书法作品,现藏于伊斯坦布尔托普卡皮博物馆。

      伊斯兰教时代之前,口头传说对于阿拉伯人至关重要,诗人就是其部落的一部活的历史。后来,阿拉伯人感到有必要将他们的故事用文字记载下来,最初只作为记忆的辅助工具,而且仅使用几个符合。随着七世纪伊斯兰教的出现,文字开始变得十分重要,因为它能赋予真主之言以可视的形式。《古兰经》就是用阿拉伯语写成的第一部书,对推动文字的发展与书法的演变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确定了明确具体的书写方法。书写工具乃是菖蒲,这是一种被书法家们延用至今的削尖的芦苇。由于书写不同的字体要用不同的芦苇,因此削芦苇的方法十分重要。墨水都是精心调制的(与菖蒲制作一样),方法都是秘不外传的。

      教授文字是先生的责任,他最初用手指把字写在沙上。学生先是摹仿他的写法,然后全部抹掉,再重新开始。后来使用了木板上涂有粘土层的刻写板。每个学生都在板上画几笔,记住其笔划之后才把它们擦掉。

      七世纪末期,阿拉伯语及其文字成为官方语言和文字,并为所有穆斯林国家政府所采用。该文字体系逐渐演变为两种主要形式,称为阿拉伯文草体的行书和称为库法体的楷书。由这两种书写形式又派生出许许多多其他的形式,几乎每一种形式都以其形成地区的名字命名(如希里产生于希雷城,希贾扎则在希贾扎地区形成等等)。

      八世纪,阿拉伯人从中国人那里学会了造纸术,这推动了书面文字的传播,促进了文字的发展。辽阔的穆斯林帝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形成了反映各自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的书写形式。因此,虽然库法体是用于书写《古兰经》的一种主要字体,但其形式在印度和伊拉克并不雷同,在埃及和安达卢西亚也并不相同。

      “如果一个词能表达,就不要用两个词”,这就是书法家哈桑·马苏迪用11种不同的字体所书写的阿拉伯谚语的意思。这些字体分别为:迪瓦尼体、法尔西体、拉卡体、纳什基体、苏勒提体、伊杰扎体、马格里布体、书籍库法体、叶状库法体、褶边库法何等和几何体库法体。

      

      土耳其斯坦安德胡伊一所古兰经学校的小学生们(阿富汗)

      

      “如果一个词能表达,就不要用两个词”,这就是书法家哈桑·马苏迪用11种不同的字体所书写的阿拉伯谚语的意思。这些字体分别为:迪瓦尼体、法尔西体、拉卡体、纳什基体、苏勒提体、伊杰扎体、马格里布体、书籍库法体、叶状库法体、褶边库法体和几何形库法体。

      土耳其斯坦安德胡伊一所古兰经学校的小学生们(阿富汗)。

      碑文(瓷釉文字或木刻和石刻文字)的差别变得更大,逐渐脱离手书形式,甚至失去其原有的笔划结构。最早期的碑文之一现存于耶路撒冷的岩石圆顶寺内,寺内的马赛克墙壁上刻有套蓝镀金库法体文字,此文可追溯到七世纪。后来出现在宗教和世俗碑文上的书法大量增加。

      最初的库法体密集厚重,当这种字体适应建筑特征时,字形日臻完善,更具碑文风格。字体变长了,变细了,使人联想到寺院圆顶、尖塔鳞次栉比的城市景观,有的字又呈现出褶边状、花团状和几何图案。例如,矩形库法体就完全由连接成直角的横竖直线组成,字体庄重遒劲。简化了文字形式;字母也不再辍连成线,而是轻盈飘逸,或循尖塔立柱向上交错蜿蜒。

      抽象的艺术形式

      不仅在石碑上,而且在服饰、陶器和家具上都随处可见的文字是伊斯兰教城市最早期的视觉艺术形式——再现已失去光彩的“生灵”。书法成为清真寺、宫殿和学校的主要装饰形式。唯一的例外是科技和文学书籍,但即使在这些作品中,对人物的描绘亦缺少现实感和深度,不鲜明生动。因此,正是书法家借用了艺术家的词汇,用文字赋予其作品以虚幻之感。他们根据自己的灵感和个人鉴赏力,使其文章平添新意,内容充实,就像所谓的“倒写法”一样,表现出一种秘不可测的魅力。

      在古遗址上,书法成为坐禅之物。称为图形文字的复杂几何体结构变得难以辨认,或反其道而行之被简化到了难以复加的地步,像土耳其布尔萨大清真寺墙上硕大的单个字母“waw”就是一例。书法就这样成了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表达书法者的情怀,欣赏者亦可按己之愿加以诠释。这有两个主要的发展方向。第一,字母本身的笔划——上挑,下捺或横直——要求书法者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同一字母出现在词首、词中或词尾,其笔划形状都会因此而发生变化。各个字母几乎总是首尾相连的,还必须周密安排空间位置。

      第二个发展乃是书法家本人的想象力。共同遵守的规则并不排除标新立异。一个艺术家花了数年时间对古人的作品进行研究之后,必将使自己的灵感得到自由表现,他也正是靠打破框框才使其技艺得到发展的。书法家易卜拉欣·苏利在10世纪就曾说过:“当手中之笔成为暴君时,它会使疏者变密,密者变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