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家长职业不同、岗位不同、所处的身份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工作目标——育人。我们非常希望双方建立和谐健康的关系,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以更好地培养好下一代。在这里,我想探讨一下合作艺术这个问题。 一、换位思考 以求理解 教师与家长接触最多的原因之一是:学生表现差、成绩不理想或是经常犯错误、屡教不改时,教师便恨铁不成钢,“一气之下”,“请”家长到学校,把自己的“功劳”、“苦劳”全部端出来,指责家长没有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家长被“揭”得面红耳赤,大失为人尊严,只好回家粗暴地对待孩子。长此以往,家长便不敢也不愿见老师,在教师的“请”字面前进退两难。同时也会怨恨教师对自己的不理解、不尊重,心理上与教师产生隔阂乃至对立。 我想不妨来个换位思考,以得到沟通和理解。在与家长的接触中,应首先说出学生的闪光点,肯定他们教育子女方面的成绩。然后,诚恳地说明近期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让他们感觉到配合教师工作的必要性。探讨的过程中,一定要心平气和,自觉尊重。尊重别人既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敬人者,人恒敬之。”那种对家长训斥挖苦,冷淡傲慢的做法不但有损师表,也与教师道德规范格格不入。 二、激励帮助 以求提高 许多家长因受文化水平和知识范围的限制,家教方法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都非常高,把自己、甚至几代人没有实现的愿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对子女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时,不是恶言,就是棍棒抽身。而一旦这些“绝招”失灵时,便有了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心灰意冷,萎靡不振。 对此,我们要多加分析,鼓励家长树立信心,帮助他们更新教育观念,与孩子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形成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考入高等院校并非惟一出路,我们不能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施加压力。为了更好地教育子女,向家长们推荐一些有益于家教方面的书籍来阅读参考,以提高教育水平,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三、主动联系增强责任感 许多家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味热衷于赚钱,家教责任意识淡薄,认为对子女管吃、管穿、管花钱,把孩子送进学校大门便万事大吉了,很少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有一些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的家长认为,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儿会打洞。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孩子也成不了什么大器。因此,抱着管不管无所谓的态度,而且对教师存有戒心。教师管理稍一严格,便认为教师故意跟孩子过不去。 这种情况下,最好是登门拜访,主动向家长介绍情况,增进相互间的了解,诚心诚意地与之交朋友,从而给家长以可亲、可信之感,激发起他们教育好子女的责任感和自信心,积极与教师合作,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