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1年10月落幕的第13届全国发明博览会上,武汉籍年仅17岁的少年孔灵犀,以四项发明分获两项银奖和两项铜奖,是获奖者最多的少年。在此之前,他曾荣获2000年世界华人发明家国际协会“国际发明金奖”。小小年纪的他,到现在共获发明奖项30多个,还成为中国发明家协会会员。 搞发明也是一种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据孔灵犀的家人介绍,孔灵犀从小就对发明有浓厚的兴趣,是出了名的“捣蛋专家”。他不是那种上树逮麻雀的“捣蛋”,而是爱拆玩具车、钟表、收音机之类的“败家子”,养成喜欢找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坏毛病”。对这种“坏毛病”,孔灵犀的父母从不责怪和打骂,他们觉得“好奇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父母对孔灵犀的“爱好”往往加以正确引导,鼓励他多动手,多动脑。 大约在孔灵犀5岁时的一天,妈妈孔爱香下班回家,发现他浑身湿淋淋地趴在脚盆边,盆里盛满水,小灵犀正“忘我”地摆弄着几只纸船,纸船的尾部装了少许大米,他用小手在水中轻轻划动,“推动”纸船“百舸争流”。客厅满地渍水,妈妈又气又恼,小灵犀却余兴未消怪脚盆太小,要妈妈爸爸给他做一个大一点的船,好去长江玩一玩。对这种奇特的想法,孔灵犀的爸爸乐得抱起宝贝儿子说:“行,明天就去。”他认为孩子的想象力非常重要,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启发他们的形象思维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 当晚,孔灵犀的父亲果真叠了一个大纸船,乘第二天空闲带儿子去江边“放船”。孔灵犀的父亲说他很欣赏鲁迅的一句话:“游戏是儿童的正常行为,玩具是儿童天使。” 有一次,孔灵犀与几个同学到公园去游玩,他发现公园的垃圾箱旁有不少杂物溢在外面。他走过去,左看看右瞧瞧,他知道这并非是游人不自觉,完全是因为垃圾箱“撑饱”的缘故。 回到家中,他开始摆弄起来。在用纸箱做了无数次实验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建“报警”箱的妙计:他先以土工布制作成一个折叠式箱体,用磁铁克服箱体空载时的松驰现象,再挂在一个装有活动轮的底座上。这样,游人就可以从外形上,看出箱体的伸缩状况而知其已装满,避免了垃圾外溢的现象。 潜质的挖掘需要沟通。家中有一台过时的黑白电视机,父母本想送给一远房亲戚,没想到孔灵犀偷偷地拆开了,却怎么也还不了原。父母的烦恼是好好的电视机成了一堆废元件,孔灵犀的苦恼是“黑白怎样变成彩色”。怕父母责怪,孔灵犀笑着对父母说:“放心,等我赚了钱,一定还给爸妈一台进口的大彩电。” 读初二时,孔灵犀在家中清理书籍。清着清着,他发现自己喜爱的书因翻动多次后书角褶皱得厉害,书不好保存不说,还毁坏了书本。孔灵犀坐在房间里沉思起来,怎样克服这个“坏毛病”呢?他拿着书本反复地比划着,几个小时后,妙计出来了:如果书角是圆形的,不就没有褶皱了吗? 1999年5月,孔灵犀经过二年的尝试,发明了一种成圆形的“异形书刊”。这项有可能改变我们读书习惯的专利成果,得到国家专利局和世界华人发明家协会的认可。 进入高中后,孔灵犀的发明欲望更强了。在生活中观察,勤于动脑和动手。当别人家的孩子沉迷于游戏机中时,他在小发明的海洋里找到了自己的快乐。先后发明了“双合安全十功拉刀”,“救生多用杖”,“双面防盗窨井盖”等等。对孩子可贵的创造性,孔灵犀的父母在多鼓励、给予肯定的同时,仍不忘在适当时给予正确的指引,使孔灵犀没因空间太小而影响成长与发展。 “不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孔灵犀的父亲本是一名自学成才者,曾下海经过商。他的母亲则是一名下岗工人。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孔灵犀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是:从小养成孩子自立的习惯,爱在心里。 孔灵犀3岁多时,他母亲带他逛市场,幼小的他看见什么就想要什么,吵着让母亲买了一个大气球后,又要母亲买一个小电动车。母亲不买,他就坐在地上哭了起来。母亲孔爱香“狠心”地站在一旁看着孩子哭,直到孔灵犀哭够了主动跑到她身边,孔爱香才抱起了心爱的儿子,为他揩去眼中的泪水。孔爱香认为:“‘不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小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这只会养成孩子娇生惯养的习惯。” 4岁时,孔灵犀在家门口玩耍,不小心脸上摔破了皮。他哭叫着跑到母亲身边。母亲心疼地一看,皮肉之伤无大碍,为了让孩子适应环境,孔爱香对孩子说:“摔倒了站起来,很好,自己去隔壁找阿姨擦点药。”这以后,孔灵犀只要有个什么病痛,学会自己到医务所找阿姨,还自己学会了用盐水擦拭伤口。 孔灵犀到5岁时,他的父母给他买了一张月票,让他独自从司门口沿通道上到长江大桥,再乘车到幼儿园。刚开始,陈长河、孔爱香夫妇也不怎么放心,就偷偷地跟在后面。见孔灵犀懂事地上车、下车,夫妻俩就“放心大胆”地“甩手不管”了。 这还不算,孔灵犀到了11岁时,想去江西景德镇的奶奶家。父亲陈长河生意忙得脱不开身,母亲孔爱香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离不了岗。父母鼓励儿子独自去江西,对他说:“你肯定能顺利到奶奶家!”带孔灵犀买了车票,告诉孩子一些乘车注意事项后,孔灵犀这个11岁,从未出过武汉的孩子,居然拎着两个包包平安地赶到了奶奶家。 15岁时,孔灵犀的胆子就更大了。他居然揣着不足40元人民币,乘坐火车独自一人到新疆去玩。 孔灵犀的父母对孩子的“大胆”,没有过多的责怪和刁难,只要他不做违法的事,就任由他发展。陈长河夫妇认为,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合乎情理,但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想象的环境,也许比“好好在家呆着做作业,到处乱跑处罚你”,“不听话,我就……”要重要得多。因为孩子就是孩子,有着童趣、童真的天性,他们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有意识加以引导培养,就可能在生活中不断产生灵感,给人带来惊喜;如果孩子感到压抑,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强迫也是枉然。说白了,孩子有孩子的思维空间,不阻止,正确引导,比单纯的呵护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