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长的理想标准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好家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2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01年12月1日中午1时左右,记者走进南京金陵中学的大门,虽然正值午休时间,可是校园里依然很热闹,林荫道上学子们熙熙攘攘。我们先听听——

      孩子心声:别把我们总是当小孩

      柏灵:喜欢与父母以朋友关系平等相处。“我的父母都是从事医务工作的。我心目中的好家长应该不会认为我是小孩子就什么都不懂,而是把我看作朋友,我们之间是平等的,他们应该尊重我的决定,不会说我一定得听他们的。平时既鼓励我要好好学习,但又不会给我太多压力,不会逼迫我去做我做不到的事,也不会干涉我去做我喜欢的事。他们还应该经常和我谈心,和我交流意见。如果我偶尔犯了错误,他们也不会介意,更不会采用体罚的方式。”

      安亦泰:希望父母能够让子女自己作主。“我的父母分别是教师和公务员。我心目中的好家长应当比较民主,有些事情如果我说得对,他们就该采纳我的意见。在学习上面要尊重我的意向,不会管我太多。当然,一旦遇上需要作出决定的重大事情,我会很重视他们的建议,但是他们也别总是替我拿主意。如果我做错事情(当然是他们认为我做错了),多和我谈心,不要老是教导我应该怎么做,免得有时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就只能保留自己的想法,不能明说。”

      这是初一(9)班的两个孩子的心声,听完他们的讲述,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只是刚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孩子说的话。他们的思想如此独立,见解如此深刻。是什么使得民主的观念这样深入人心?据媒体报道,深圳在中小学生中作一项问卷调查,题目是你心目中的理想父母的类型,结果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都选择了民主型。另有调查显示低龄家庭成员普遍希望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尊重。这是由生理上的不成熟和心理上的渴望成熟造成的差异而引起的。这种渴望成熟的心理又是极其脆弱和不稳定的,而低龄家庭成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弱,因此就更加需要家长细致的、有意识的体察和保护。

      告别了天真却并不幼稚的初中生,记者又来到了高中教学楼。这里比起操场上的活泼动感,显得异常安谧宁静,从教室窗口望去,学生们都在潜心自修,一派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景象,让人不忍打扰。可是当记者走进高一(3)班的教室,小心翼翼地轻声询问后,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萧声隽:渴望更广阔的自由空间。“我们家是典型的传统意义上的严父慈母型教育方式,父亲从事教育行业,因此对我要求也相对严格。我是比较外向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我希望父母尊重我的兴趣爱好,鼓励我培养创造力。但是为了能够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来在社会上能够有所作为,父亲对我的管束很紧,若是我做错事或者在学习方面没有搞好,他也会用体罚的方式。我觉得好家长应该给孩子相当的自由度,让孩子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

      张安:希望减少竞争压力。“我的父亲是一名经理,他平时工作比较忙,因此没有多少时间来教育我。他经常把一些小事放手让我自己做,这样既锻炼了我,使我提高了办事能力,也让我得以充分发展我的个性。这无论是对我的现在或者将来都是很重要的。而我的母亲是一名公司职员,她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学习上,她总是要求我刻苦努力,无论什么事都要我做到最好。母亲的竞争意识很强烈,她处处要我争第一。她总教育我社会上的竞争这么激烈,无论升学或就业都要竞争,因此,有时候我做得不够好或者没有达到她的要求,母亲总是非常严厉地批评我。”

      看着他们侃侃而谈,我没有办法忽略他们独立的人生价值观。从他们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好家长的界定已经明显不同于初中生,初中生强调的是与父母之间的平等和民主关系,不希望父母把自己仍然看作小孩子;而高中生则已经不满足于这些,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自由空间。究其原因,高中生面临着升学的巨大压力,学习非常紧张,他们的父母为了让子女将来能考上重点大学,毕业后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于是把目光更多的盯到学习上,以升学作为现阶段最高的目标,目的性过于直接,而对于子女的自由和他们的兴趣爱好却很忽视,无形中使子女的神经绷得很紧。一旦这种不正常的压力持续施加,子女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具体表现为和家长的不合作甚至对抗,发生逃学、早恋甚至违法犯罪行为,这就是让家长们深为头痛的“青春期叛逆心理”。因为得不到自由,所以这些高中生就更加渴望自由,呼唤自由。他们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去发展自己的个性,做一些跟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关的事情。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自由观念传到中国,无疑会对高中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更加剧了他们对自由的渴求,因此更把自由的给予与否作为衡量其家长是否是好家长的重要标准。

      教师自由谈:家长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修养,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做儿女的好榜样

      李丹(女,初中语文教师)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教育:“好家长自身素质要高,自身素质高并不意味着所受教育有多高。重要的是要配合学校,配合老师。比如说,当家长与学校意见不一致时,家长要懂得在孩子面前配合老师,增加孩子对学校的信任感。否则,孩子就会变得不信任学校,那样的话,教育就无法进行下去。另外,家长要常和老师保持联系,及时沟通,以便了解孩子的现状。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它包括独立做家务,独立思考和独立做作业等。众所周知,教育是双方面的,不能光依赖学校和老师,家长也要多理解孩子,多与之交流沟通,这样才能避免代沟的产生和加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