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课堂——一位博士女孩的家教揭秘》一书是湖南科技出版社今年出版的一本新书,推出后受到了许多家长与学生的关注。书中详细描述了湖南女孩李路珂是如何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早期教育,并通过“休学+跳级+休学……”这种特殊的求学方式获得了学业上的成功,15岁考入清华,20岁攻读博士的真实经历,提供了特殊教育的优秀蓝本。对此记者采访了李路珂与她的父亲李永生。 李永生: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教育孩子 记者:您认为您对李路珂的早期教育是否成功?有无达到您的期望? 李永生:我觉得是基本成功的。所谓基本成功,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整体规划做得比较好,她在她既定的年龄段里学到了她应该掌握的东西。但也不是完全达到了我的期望。比如说我当时曾有一个计划,我认为一个中国孩子在9、10岁的时候,就应该具备三种自由阅读的能力,即能够自由阅读现代汉语作品,自由阅读中国传统文言作品,自由阅读现代英文作品。我的女儿李路珂5岁读了《青春之歌》,8岁读《约翰·克利斯朵夫》,9岁读了《论语》、《孟子》,应该说基本上达到了前两个要求,但在英语学习上虽然是在10岁时读完了3本半《新概念英语》,不过还不能说有自由阅读现代英文作品的能力,所以我说还没有完全达到我的期望。 记者:李路珂所接受的早期教育与其他孩子最大的不同处在什么地方? 李永生:我觉得还是在于学习内容的不同,在于她的时间没有浪费,无论是在3岁以前培养孩子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阶段,还是在8岁左右进入阅读的阶段,她都学到了她应该学的东西。我向来认为学习的捷径在于把好的少年时光用于去读那些流传千古、相对稳定而又能够反映中华民族基本精神的经典文学作品,这是将来进一步学习其他知识和塑造完美人格的基础。在别的孩子还在读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的时候,我的孩子却在读《论语》、《孟子》,读王力的《古代汉语》这是很不同的。要知道学什么比怎样学重要得多。另外,我的家庭很和睦,有宽松的民主气氛,这对孩子学习十分有利,而且李路珂的自学能力的确也比较强。 记者:您觉得这种“休学+跳级+休学……”的求学方式,是只适合像李路珂这样天资比较好的孩子,还是对大多数孩子都适用呢? 李永生:我想这种方式也许不适合所有的孩子,但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下,它适合大多数孩子。现在学校的教育方法比较成问题,比如说小学的数学课,其实每堂课老师只要讲15分钟就足够了,应该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孩子们讨论、做习题,而不是满堂灌,否则实际对孩子是一种戕害。其实采取这种“休学+跳级+休学……”的方式对我们家长来说也是无奈之举,在学校的教学体制与教育方法无法更改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如果当时有哪个学校能用《十三经注疏》做小学读本,给孩子以良好的国学根底教育,那么我也不会让孩子休学的。 记者:那您当时有没有想过如果这种教育方式失败了怎么办呢? 李永生:我当时有一个想法,就是如果她看完了我规定的那50本优秀的长篇小说,不管教育结果如何,她都是成功的,因为这些书将会对她未来的人生道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且我对这样做还是心中有数的,有80%的成功把握,因为我个人就是自学出来的,对这方面的情况特别了解,有很多经验。我给女儿准备了一个本子,每天早上我在本子上写明她今天要做的事情,比如看多少书,抄几段《离骚》什么的,她按我本子上的要求去做,晚上我检查一下就是了,效果挺不错的。 记者:李路珂是个全面发展的女孩,根据您的个人经验,您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平衡应如何把握?您对目前的教育体制有何看法? 李永生: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个人认为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唱歌、绘画那么简单。可以这样说,通过一定的素质教育,素质比较高的孩子都可以通过真正意义上的考试。而我国的学校教育最终也应当走向市场,国家应当按照学校(包括公立与私立学校)招收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的数量或比例来给该学校调拨教育经费,而不应当过份考虑这个学校所拥有的教职员工的数量。政府办的学校与民办学校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对前者甚至要征收一定的国有资产占用费,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家长与孩子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才能有助于学校将家长与学生当作“上帝”——即正常意义上的普通消费者。 李路珂:从头再来仍会这样选择 记者:你现在在清华的学习生活如何? 李路珂:学习虽然紧张,但没有问题,可以胜任。学习之余还在做美术学院2001级学生的辅导员,感觉挺锻炼人的。 记者:回想你的这段“休学+跳级+休学……”的特殊学习经历,你现在是如何评价它的呢? 李路珂:如果所有的客观条件都不发生变化,让我再重新选择一次的话,我仍认为这种选择在当时的情况下还是最合适的,因为那时的学校教育相对比较死板,在很大程度上实际就是在营造一种比较简单的价值观,非常枯燥,只教授参考书上的东西,没有什么能激起人的兴趣。而现在就要好一些了,学校教育更加理性与宽松,就不一定非要采用这种模式的求学方法了。总之,休学实际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屏蔽,如果学校教育很成功,屏蔽就没有必要。 记者:这本书出来后反响不错,它对你现在的生活有影响吗? 李路珂:应该说对我个人主观上的心绪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那是过去的经历,而人要向前看。客观上有一点影响也不大,比如说我的同学会对别人说我曾经写过一本书,而实际上这本书是我父亲与一位记者写的,但这也没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