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成了实现成人梦的复印机 一代有一代的梦,一代有一代的理想。现在的孩子们则成了一台考试机、一台成人梦的复印机、一张钢琴凳、一双红舞鞋、一只小青蛙、一支油画笔,反正想让他是啥,他就得变成啥。惟独不是父母自己。 现在的家长过去是由父母带大的,现在的孩子则是在幼儿园和学校长大,孩子过早挂上月票或骑上山地车,奔波在城区街道上,从一个封闭的圈子再钻入另一个集中的圈子,繁重的功课就像狼在追羊,不仅使他们没有玩的时间,也减少了与成年人交往的机会。而传媒、电视给孩子的信息,明星对他们的影响,却远远超过父母。孩子基本上与父母工作生活隔离了,爹妈在干什么他们并不清楚,也不了解父母的甘苦。只是出于好奇,父母才偶尔带他们参观一下自己的工作场所,只是出于礼节,才去见见祖父母。正是周边环境的封闭,造就了大公子和小皇帝的习气。 当年父辈们80%都是自己去上学,现在只有7%的孩子是自己去上学。为了让孩子能遂父母的愿,家长对孩子是百依百顺,为子女付出多少血本都在所不惜。家庭在消费和支出的意向上,为孩子的开销或孩子的选择意向竟占家庭比重的22%~40%。父母们由于出了血,一不如意就冲孩子大吼大叫:竞争,竞争,否则扫马路去!孩子们则根本不当回事,心里在嘀咕,你也没混出息。两代人的冲突,好像他们面对的不是同一个时空,也不是同一个社会。与上代人相比,今天的孩子简直太不幸了,孩子从小就进入一个太紧张的时代。大人们只是想着孩子小学要择校,中学要重点,大学要名牌,一路杀过去,出国、留学、找个好工作。人们似乎忘了,他们还是孩子,他们要玩,要欢乐,还要听故事。 家教、加教加陪读 在一项对上海学生的调查中显示,大多数中小学生学习时间过长,平均作业量超过国家规定的一倍以上。一般小学生除了上课6节之外,还要完成教师、家长布置的作业,加上参加学校夜托班、提高班、家教辅导班等,共计4.54小时,人均每天学习时间总计为10.54小时。大大起出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小学生每天学习时间6小时的规定。 家长不管自己是什么职业,大多希望自己子女多读点书。学生家长的普遍心态是:“与其让孩子闲着做其他事,不如让他们多做功课。”“孩子做其他事,家长不放心,只有做作业,家长才放心。”凡此种种,都可以在他们对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表现出相当大的宽容度中得到印证。据调查,现在家庭中普遍存在着“家教”、“加教”加“陪读”的现象。 ●“家教”比例甚高。 据调查,上海市93.11%的家长认为请家教是必要的。并且有19.2%的小学生请家教,初中生为27.51%。按学生的学业水平,成绩越差,请家教的比例就越高。学业较差的请家教高达49.68%。 ●“加教”情况严重。 被调查的3027名小学生家长认为:提高自己孩子学习成绩的办法是,“家长另找作业”的占37.25%;“要求老师补充作业”的占1.03%;“参加学校辅导班”的占34.81%;“参加校外辅导班”的占13.03%。 上海初中学生家长平均每天给自己孩子增加的额外作业量为:75分钟。学习优秀和学习较差的学生,额外“加教”量最大,每天高达一个半小时以上。(《上海市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调查研究报告》) 小学生中有56.5%的家长在学校作业之外另给自己孩子增加习题,其中,一年级家长增加习题最为普遍,达62.6%。(《上海市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研究报告》) ●“陪读”现象普遍。 统计发现有近八成的小学生需家长陪着做家庭作业。为了孩子能早些完成作业早些休息,大部分家长在劳累一天后还要陪着孩子做作业。其中,8.7%的家长每次都陪,52.8%的家长经常陪或有时陪,不陪的家长仅占20.8%。且年级越低,需陪的比重越大,一年级学生家长占89.7%。 约有37.6%初中生觉得学习生活“较累”和“太苦”,感到“轻松”的仅为6.64%。 一项对幼儿的调查发现,幼儿园90%的孩子参加了各种“班”,50%以上的家长是随大流或按别人介绍择“班”的。 “别人的孩子学琴,我们家的孩子也得学。” “别人的孩子学电脑,我们学的孩子也不能落下。” 其实,这是一种在教育名义下掩蔽的一种强制教育。表面上是为了培养孩子将来有出息,其实还是传统思想——“母以子贵”在作怪,也是过度竞争的社会环境压力使然。孩子要面对未来残酷的竞争,就要参加各种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是一批批“教育狂”就这么产生了。1998年上海市教委的抽样调查表明,尽管已经取消了小学升中学的考试,但上海小学生学习负担依然没有减轻,小学生睡眠普遍不足。据调查表明:全市小学生平均起床时间是6:27。中小学生是上海起床最早的一部分人。为了早些到学校,早餐马马虎虎吃,连续上课,大脑营养就跟不上。孩子的负担过重,精神压力过大。据临床统计,目前4~16岁的孩子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在14.6%,并且还呈上升趋势。 “教育狂”导致的“三过”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