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父母,请多关注孩子

作 者:
孙东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庭与家教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2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家庭是婚姻的产物,爱情应当是婚姻的基础,也是婚姻的灵魂,婚姻如果没有爱,家庭就像一只空酒杯,离异便成了婚姻的最终归宿。

      据资料表明,现每年中国离婚夫妻为60万对左右,离婚人数超过百万,这就意味着,平均不到一分钟就有一起离婚案发生。快速增长的离婚率促使单亲家庭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以及子女的心理状态、生活状况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天大地大,何处是我家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社会学者就曾提出过警告:伴随着离婚人数的增多,单身母亲和单身父亲的人数也随之增多,为数不少的孩子,将在某种残缺的家庭中成长。历史跨入今天,这个警告更显示出它的效力。

      父母离异往往把子女抛向苦难的深渊,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使孩子们成了婚变和情移的牺牲品或受害者,他们很少得到本应得到的温暖和亲爱,很少得到应得到的阳光的抚慰及雨露的浇灌。他们幼小心灵及身躯所承受的重负与痛苦,是健全家庭的孩子们所难以想像的。因为生活环境特别,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与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情感存在部分残缺,性格比较孤僻。但这些年纪尚小的孩子已经学会掩饰自己,他们自尊心极强,从不对别人提起自己的家庭。而他们心底对温暖的感觉和希冀更是异于常人,渴望来自父母双方完整的爱是他们内心深处闪烁的阳光。

      离婚不是错,错的是父母在离异之后,不能心平气和地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做出妥善的安排,不能在最大程度上消除离异给孩子带来的负面效应,并尽快抚平孩子的心灵创伤。科学理论和社会调查都表明如下事实:单亲家庭子女往往“心理畸形”,其犯罪率亦较高。一位社会学者指出,父母离异可能导致孩子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成才,要么自暴自弃。离异后的男女,也许很快就会觅到新欢,重新陶醉于幸福之中,而他们的孩子的命运又将怎样呢?

      父母离异,双方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这无疑会给孩子们的幼小心灵带来刺痛。不可否认,亦有众多继父继母们心地善良,虽血缘不同,却能用真情与爱心融化孩子心中的冰块。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继父继母们都具有宽阔的胸怀,“隔层肚皮隔层山”的旧俗成见,依然常常扎根在某些人的头脑里。

      林子今年13岁了,才上小学四年级,但这并不是他的过错。以前父亲在外工作,与他母子两地分居,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相聚。渐渐地,他父亲连节假日都不回来了,父母两人之间的感情也逐渐由淡漠到破裂,最终导致离异。法院判林子跟随他爸爸生活,于是小小年纪便尝到了背井离乡的滋味,他告别熟悉的小伙伴,到外地进了陌生的学校。继母是个嗲声嗲气,粗俗不堪的女人,根本容不下林子在她眼前碍手碍脚,林子刚刚熟悉了异地的生活,继母就怂恿丈夫把孩子送回原籍。林子费尽周折找到亲生母亲。怎料站在妈妈身边的男人却连连摇头:“你这孩子,法院已判你由你父亲抚养,怎么又跑回来了呢?”他妈做不了主,只有在一旁无声地流泪。就这样,林子像一只皮球,被父母踢来踢去,一直不能安定下来。天地这么大,可林子的家在哪儿呢?没多久,林子就追随已故的爷爷而去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不知这些父母是否这样问过自己:你已经打破了孩子完整的家,却还让那碎片时时伤害孩子,你忍心吗?

      孩子不是“战利品”

      在川东某市一个街道办事处的民政助理办公室里,一对夫妇正在办理离婚手续。一切办妥后,男方满含深情地嘱咐女方:“多给孩子买些营养品,他正在长身体。钱不够我可以多给一些,只请你答应我每月至少得见上孩子两次面。”旁边有人听了,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不禁问:“你们这么好怎么还离婚?”女的答道:“我们的婚姻基础不太好,婚后才体会到性格不合的苦处,为了面子我们尽力维系这桩没有感情的婚姻,实在忍耐不下去了,我俩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了很久,最后认为还是分手的好,而孩子不应承受我们不幸婚姻带来的结果。”

      作为亲生父母,有必要让孩子感受到父爱、母爱,给孩子多些关心。然而,更多的家庭解体后,孩子犹如一条细丝,牵扯着父母,使得那些在离婚大战中拼得你死我活且反目成仇的夫妻继续一场争夺孩子的拉锯战。这种不见硝烟的战火弥漫在孩子中间,使得他们的心灵备受煎熬。

      某公司余某某,因夫妻感情不和提出离婚,所有的财产权利都宁愿放弃,惟一的条件就是将6岁的儿子小睿判归自己抚养。在他看来,钱财乃身外之物,千金散尽还复来。而儿子则是一个继承了自己血统和智慧的不可多得的神童,是他这辈子的骄傲。可是,其妻也不爱钱财爱儿子,认准儿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声称与其骨肉分离,不如一死了之。谁都有充分的理由,谁都有坚定的决心。于是,两人都采取了先下手为强的策略,不宣而战,每天抢着去幼儿园接儿子,试图造成既成事实,使自己在法庭上占据“有利地形”。争来夺去,闹得幼儿园教师左右为难,更严重的是破坏了小睿的生活规律,影响了他的身心发育。

      “跟爸爸还是跟妈妈?”当父母失和并面临分离时,惊了驾的“小皇帝”们,面对这一问题只会处于两难困境。虽说他们并不完全理解家庭破碎的缘由,然而他们的心里却不愿意失去血脉相连的任何一方。尽管孩子无权也无法做出抉择,但某些父母仍希望从感情上争取孩子的支持。

      虽然离异,但却始终改变不了子女属于父母双方这一客观事实,也推卸不了夫妻共同扶养这一法定义务,无论孩子跟谁生活,仅仅只是履行义务形式上的区别,并不意味着孩子从此就成了任何一方的战利品。离异的父母啊,请多关注孩子的生活与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