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一元钱,在今天已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了。但在二十五年前,特别是对那个年代一个贫穷落后农村的孩子来说,多花一元钱却是一件不得了的事。 1975年,我刚11岁,父亲仍在部队服役,母亲带着我和两个弟妹在苏北农村,生活非常艰苦。为了给我和妹妹积攒学杂费,并准备冬天给我外公过60岁生日,秋天,母亲利用生产队工前工后,带我到当时生产队刚收割完的黄豆地里,拣拾因早熟而崩散在地里的豆粒卖。差不多整一个秋天,母亲带着我踏着晨露,顶着烈日,冒着晚风,一个豆粒一个豆粒地捡了几公斤! 初冬的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母亲将我从睡梦中叫醒:“兰子,今天逢集,你去卖豆子,过几天你外公就要过生日啦!” 听说赶集,我很激动。但这是我生来第一次单独赶集,并且承担这样大的“使命”,又有点害怕。母亲让我跟村里同时赶集的一位比我大三四岁的姐姐一起去。 我好不容易将豆子背到五里外的集市上。学着别人的样子,我把口袋打开,露出豆子。等了很长时间,终于有人来问价,此时与我一起赶集的姐姐早到别处忙她自己的了,而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卖!幸好边上一位好心的老爷爷帮我讨价还价和过秤,最后以每半公斤3角3分钱卖掉豆子,共4元9角5分,老爷爷又帮我多要了5分钱,正好5元钱。 一小叠钱拿在手中,我顿时感到自己成了“大富翁”。捡豆子的苦,背豆子的累,妈妈的嘱告,统统丢到脑后了。于是,我就在这不大的集市上转悠,准备花钱。 先买吃的!考虑到妈妈、妹妹、弟弟,还有我自己。于是,我买了4根油条用去2角钱,买4个苹果用去4角钱。再买用的:一支圆珠笔芯7分钱,一尺扎辫子的橡皮筋3分钱,一张订本子的大白纸5分钱,在画书摊子上买了两本小人书又用去1角钱。一不小心,我就花去8角钱! 回到家,我向妈妈报帐,翻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只剩下4元钱,还有2角钱我也不知道是在什么地方丢失了。到这时,我忽然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今天是肯定要挨揍了!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平时几分钱一支的铅笔,都是妈妈用鸡蛋向货郎担换来的,哪能花钱买东西吃! 我吓得站在门边一动也不敢动,准备接受惩罚。出乎意料,这次妈妈既没打我又没骂我,只是一声不吭地做事。但我发现她眼中噙着泪水……是责备?是惋惜?还是对馋嘴女儿的极其辛苦的怜爱?反正她内心是很复杂的!此时此景我刻骨铭心! 二十多年过去了,那特殊的“一元钱”,特别是母亲那时的苦楚,至今常常使我产生辛酸但又亲切的回忆!正是这“一元钱”的情感,大学读书期间,我从不忍心多花父母一分钱。到中学教书后,我又总是想用行动偿还母亲那“一元钱”,但总是感到还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