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亲子沟通支招

作 者:
蔡敏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妇女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2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如今许多家长尽管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但是却不太会与孩子沟通。南京市发生的男孩要做亲子鉴定的故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子女进行沟通呢?为此,记者专门为广大家长们向北京师范大学邹泓教授和赵忠心研究员取了经。

      密切的亲子沟通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邹泓:

      现在的孩子学业负担很重,家长要利用假期与孩子共同活动交流。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有条件的可以外出旅游,也可以周末到郊区让孩子亲近自然,这不仅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培养孩子热爱生命的情感,增长孩子的知识,也增加了亲子沟通。其他的形式还有参加体育文娱活动、观看演出、参观展览等等。父母不仅是子女生活的照料者,也是引路人、情感的支撑。密切的亲子沟通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孩子作为不成熟的个体需要帮助、肯定和鼓励,密切的亲子沟通有助于增强孩子的信心,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健康的人格;同时良好的亲子沟通也是孩子走向社会的沟通,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同伴关系、友谊关系、婚姻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需要强调的是青春期孩子的亲子沟通显得尤为紧迫,但是要以幼儿园、小学时建立沟通习惯为基础,因此亲子沟通要从小做起。

      国外的家长就很注重亲子沟通。比如成立亲子俱乐部,开展父母与子女共同参加的夏令营。亲子俱乐部通常是父母们相互交流的好场所,特别是有特殊问题的父母,比如离异父母,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别的家庭,通过心理专家、教育专家的指导来改善同子女的状况。在美国每年4月都会安排一个周末的一天叫做“跟着爸妈去上班”,让孩子了解父母在做什么,了解社会,了解从议员到普通工人的职业特点,从而理解他们的父母。在我国,像这种有意识的亲子沟通还很少。上海的一些幼儿园设置了开放日,邀请家长到幼儿园来;此外一些学校设立了“亲子角”,主要是希望家长到学校来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参加活动,增加亲子沟通。

      家长应允许孩子保留自己的意见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忠心:

      我反对把假期看成是平时上课的延续。假期是父母子女之间沟通了解的好机会。平时孩子有写不完的作业,家长也很忙,相互只看到忙碌的身影。只有到了假期孩子才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以往家长们不太重视假期,把放假看成是上学的延续,因此各种家教各种培训班充斥着孩子的假期生活。现实中许多家长所谓发展孩子的特长,其实是发展家长的个性,对孩子来说学校教育是被动的,是别人让我学;而假期应该转变为我要学,要让假期不再成为孩子的又一种精神负担。

      我主张家长利用假期多听听孩子的倾诉。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多地承受着间接来自社会、来自家长、老师、学校的压力,因而家长更要注意利用假期对孩子的心理进行调试。不要以为只有得了心理疾病之后才需要调试,家长应试图通过调试、沟通来缓解孩子的压力。常有家长对我说,他的孩子几乎不与家长交谈,其实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心理处在一种封闭状态,更愿意跟同伴倾诉。因而我建议家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不要以一个教育者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不是动员孩子说话,而是在思想上把孩子看成自己的同事朋友那样,平等对话,不要积极评论,发表意见,遇到不赞成的观点时,也不要马上表态,应提出问题让孩子思索,允许孩子保留自己的观点。调试的关键不是判断观点的对错,而主要在于倾诉和疏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