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年轻妈妈聊天儿

作 者:
岭月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和年轻妈妈聊天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2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母亲节

      母亲节快到了,很多孩子在窃窃私语:“我们要送妈妈什么礼物?”怀里抱幼儿的年轻妈妈们好羡慕:“什么时候我的孩子才能长那么大?”

      其实要孩子长大并不难,只要耐心等,岁月自然就会带着孩子长大。问题是同样的“等”,有人会等出满意的结果,而有人会很失望。所以,年轻妈妈们应该羡慕的,不是孩子“长得那么大”,而是孩子“教得那么好”,不是吗?

      一般说来,在孩子还没入学以前,每个孩子在父母的心目中都是最聪明、最可爱的。甚至看到他打人或骂人也认为那是天真,那是调皮。可是孩子上学以后,外面的世界可没自己家那么宽容,那么如意了。老师会客观地给孩子打分数;同学们会不客气地指认你的孩子是“好学生”或是“坏学生”。如果不幸被打出低分数,又被归为“坏学生”,父母亲才伤心失望地骂孩子:“你怎么这样不争气?”

      当然,天生的资质难免有些不公平,但是后天的教育却可以大大地弥补。聪明的父母懂得如何教导孩子做个“受尊重”的人,受尊重的人天天都快乐,快乐的儿童喜欢学校,喜欢念书,哪儿有功课不好的道理?

      怎么样教导孩子做个“受尊重”的人?

      让我们先冷静地观察别人的孩子吧!我想,每位大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朋友带幼儿来访,那幼儿是个小霸王,嘴巴伶俐不怕生,进门就喊伯伯好、阿姨好,问他几岁,叫什么名字,都能对答如流。朋友好得意,说:“小鬼头挺聪明!”就让他到处乱跑乱窜。一会儿开抽屉,一会儿搬动摆设品,一会儿又乱按电视机、电唱机的电钮。接着爬窗子、跳沙发,我们紧张得心惊肉跳,但不好意思阻止他,嘴皮上还很虚伪地夸赞:“好动的孩子是聪明、活泼的孩子”。可天晓得,他们走了之后,大家才舒了一口气,忍不住背后批评一句:“惯成这样子,太不像话了。”可惜朋友听不见,否则这一句话一定能点醒他:“这样的孩子不是聪明也不是可爱,是不受欢迎。”

      聪明的孩子懂得自己家和别人家的分别,也懂得克制自己,而这份“聪明”不是先天的,而是要父母“教”的。尤其母亲跟幼儿相处的时间最多,只要能随时抓住机会教导,幼儿自然能了解“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将来上幼儿园,就不会硬要抢别人的玩具,变成讨厌的孩子;也不会上街时赖在玩具店橱窗前不走,甚至撒起野来,害得妈妈当街出丑了。

      还有,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孩子“忍耐”。例如:坐火车,要他们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故事书、玩折纸、欣赏窗外风景、吃零食等,这样,时间很快就会过去,千万不要放任孩子在车上奔跑、嬉戏、吵闹。我们必须让孩子明白:社会是有秩序的,在自己家跟在公共场所是不一样的。该安静的时候能安静,不该乱跑的地方能不乱跑。懂得克己、忍耐,将来才能适应学校的团体生活。

      有些父母总认为孩子还小,大了自然懂事,其实越早教他,他越早能成为受人赞赏的孩子,而这份鼓励对他的上进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还有些人误解“自然发展”学说,以为给孩子自由,不加以约束和干涉,才能培养独立的人格。然而幼儿没有太多的经验,不懂得什么叫文明,不教导他社会生活的规范,任其“自由发展”,不变成野人了吗?

      年轻妈妈过母亲节,虽然无法享受孩子爱的回报,但却可以等待。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会送你礼物。如果你希望那送礼物的孩子,是个品学兼优、受人尊重的好孩子,现在就得下功夫啦!

      母爱是享受,不是牺牲

      咪咪,给妈妈啊(吃)一口!

      咪咪,给妈妈啾(吻)亲亲!

      咪咪,小心跌跤啊!

      咪咪,要不要尿尿啊!

      咪咪,……

      每次听到后面对窗的太太,柔声用拉长的慢调儿对她咿哑学语的幼儿说话,我就把未曾见过的她想像成圣母玛丽亚般,是个温柔、慈蔼而又美丽的女人。我心里忍不住想告诉她:好好珍惜,好好儿享受吧!这是你一生当中最美也最幸福的一段时期。任何女人,怀抱着婴儿,嘴里说着呢喃儿语时,都能自然流露出她最善良柔和的女性美。我常想,如果我是丈夫,我一定最欣赏娇妻初当妈妈这段时期的温柔美,好像头上顶着光圈儿,真动人哪!

      奇怪的是有好多人都没发觉这份美,担心生了孩子会变成缺乏媚力的黄脸婆。整日埋怨,有了小东西以后,不能像过去一样,跟丈夫同进同出地参加交际应酬和娱乐活动了。望着婴儿长叹说,养孩子真辛苦,妈妈的牺牲实在太大了!

      听说现在的年轻妈妈很流行把婴儿送乡下,请老母亲或婆婆帮她们照顾,帮她们喂牛奶。朋友们都羡慕她们生了孩子以后还像未婚小姐一样,无牵无挂地上班,假日穿着牛仔裤郊游、爬山,自由地乱跑,说她们真懂得享受。我听了却为她们叹惜,也为她们担心呢!

      叹惜的是她们身为女人而没机会体验“忙碌妈妈”的快乐。我认为,一个人的最大快乐是感到自己很重要、很能干而被别人需要着。女人不比男人,在我们的社会里不容易得到这方面的满足,但在照顾幼儿时,却最能深切地感到自己的重要与能干。幼儿的稚嫩与依赖,会使做妈妈的感到自己万能、伟大而有贡献。不能充分体会、享受这份满足,不是很遗憾吗?

      担心的是:孩子在乡下长大后,回到她们的身边,虽然嘴巴喊着娘,但心里真正对娘有感情吗?所谓骨肉亲情,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共同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累积,无形中慢慢培养出来的。孩子在最需要大人照顾的幼儿期没有得到母亲的照顾,记忆里没有“伟大的母爱”,怎能期盼“母子连心”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