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不少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生活太好了,一点也不知道用功。也看到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到离家几十里、上百里的县城中学去读书,说是让他们看看农村的孩子怎么学习。还有更多的家长,为了让娇生惯养的孩子改掉散漫、好吃懒做、没有责任感等恶习,把他们送到“吃苦”夏令营、训练营之类的地方,练他三五天。而面对依然我行我素、依然不懂得用功的孩子,家长们除了抱怨一代不如一代,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按照常理,一辈一辈的父母供子女读书,是盼他们将来长大能找个体面的工作,挣大把的钱,过富裕的生活。再说大一点,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生活好了,挣钱多了,孩子却越来越不求上进了。这很让父一辈、祖一辈百思不得其解。难道父母辛辛苦苦劳动挣了钱,却害了孩子?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穷孩子寒窗苦读,一朝高中,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先例比比皆是。即使是如今,每年全国的高考状元或高分考生中,出身贫寒或干脆来自偏远农村或大山深处的学生不在少数。校园里,每天在图书馆挑灯夜读,在小树林背诵英语的多数也是从小吃过苦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学习机会来得太不容易,往往是建立在牺牲姐妹兄弟的学习机会或降低全家人生活质量的基础之上。他们如不努力学习,就对不起靠种地、打工、挖煤甚至中断自己学业来供养他们持续完成学业的亲人。他们必须努力学习才有希望将来彻底改变自身、父辈甚至全家的生活窘境。而城里生活富足的孩子们,没有这种生活压力,也体会不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对于除了成堆的作业就是考试的学习,他们没有紧迫感,没有动力,感受不到学习的必要和乐趣。 一定要生活窘迫才能激发学习动力吗? 中国这两年比起十年二十年前,的确是天翻地覆地变化了。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人均4000至10000元人民币的生活水准,比起美国人均28000美元的生活仍旧有天壤之别。如果以生活水准决定学习动力的公式推算,那么,生活在天堂里的美国、日本和那些发达国家的孩子们,肯定比我们的孩子们更不爱学习。可事实是,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奖者最多的国家是美国,能领导世界信息产业、知识经济发展的国家是美国,世界上理论领先、技术领先、商品质量上乘的国家几乎都是发达国家,他们在率领着世界经济前进,这一切又如何解释? 也许应该反省一下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教育除了丢掉穷困,过好日子、进身仕途这些功利的目标外,或许还有更广泛、更有价值的意义。比如说,培养孩子观察和发现生活的眼睛、培养孩子探究自然的兴趣、培养孩子关爱他人乃至关爱生命的品质及面对挫折的坚韧,培养孩子自觉、自律、参与社会的能力,总之,让生活更丰富、更充实、更高尚、更有价值,让世界更美好。 教育方法除了枯燥的背诵、摹仿和整齐划一的考试答案外,或许还应有它固有的魅力和乐趣。比如各校每年的运动会,哪个班的学生不是争先恐后?许多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面对变幻莫测的电脑,哪一位学生不是爱不释手?在琳琅满目的实验室,爱动手的孩子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显微镜、做做小试验。即使是语文、数学、外语、历史这类静态的课程,如果有位老师讲课有理论、有知识、有趣味,哪个学生不感光阴苦短呢? 不是曾有大教育家说: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吗?如果我们的教育能让孩子们各展所长,我们的课程能使孩子们兴趣盎然,我们的教师能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个性,让他们忍不住要自己学,要多学、快学。他们还会像今天这般不思努力和没有责任感吗? 逆境成才是因为有摆脱穷困的动力,顺境成才必须有学习的兴趣作先导。富裕的生活应该是学习的催化剂,它能够给学习创造更优越的条件:更好的实验室、藏书更丰富的图书馆、更丰富的社会人力和信息资源……面对孩子的不爱学甚至厌学,我们的家长、老师和学校,也许应该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思考,少一些指责,多一些探索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