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走出四个大博士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教博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2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家4个孩子中,大女儿是美国约翰·霍浦金斯大学的博士后,大儿子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二儿子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三儿子是中国航空研究院的博士。2001年8月2日上午,深圳宝安区委礼堂里座无虚席,人们都被台上这位培养出4个博士的母亲的教子“秘诀”吸引着。这位母亲叫李振霞,今年67岁,退休前是海南省委党校的副校长。这两年,她在周围不少人的要求下,把自己和先生多年来培育孩子成才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就叫《我家走出四个博士》。书出版发行后,全国各地的读者看了后还不过瘾,又纷纷请她前去当面传授。那么,这个能培养出4个博士的母亲到底有哪些经验之谈呢?

      给孩子一片快乐的天空

      我和先生都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生第一个孩子,也就是我们唯一的女儿时,我还在中国人民大学带职读哲学研究生,先生也正在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师资训练班进修。我们这一代人受鲁迅影响很大,我喜欢鲁迅说过的一句话:“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为此,我抓住一切机会,密切关注孩子的乐趣,因势利导。从孩子小时起,我就经常背文天祥的《正气歌》给他们听,教他们背诵,虽然他们那时还很小,可能听不懂,但其实这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个儿子小时候特别喜欢看解放军练兵,他们几乎天天都在我学校的操场上看警卫训练跌爬滚打,他们自己也跟着学,事后练,每天都是满身泥土回家,而那个时候没有洗衣机,所有的衣服都是我亲手洗的。也许有些母亲为了衣服好洗,或少洗衣服,而让孩子少一些匍匐和滚爬,但我从来没有向孩子提出过这种要求,我觉得孩子这种行为也是一种学习,一种意志的磨砺。我就鼓励他们多去看警卫练操,让他们学着练。衣服再脏再多我也心甘情愿去洗。对孩子的这种教育,后来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儿子在美国时曾深夜遇到坏人从后面用胳膊勒住脖子抢劫,他都无畏地一一对付,从而安然脱险。

      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灵

      对孩子自幼进行艰苦朴素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仅是“节约”“省钱”的问题,而是培养他们一种终身受用的精神。孩子在一起,总爱攀比,我从小就常告诉他们要艰苦朴素。记得“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孩子的爸爸被打成“黑帮”,取消了工资,孩子穿什么成了一个十分苦闷的难题,我自己动手用我的旧呢子大衣剪下来做鞋面,再加上棉花,给孩子做了御寒的棉鞋,孩子们穿着鞋子高高兴兴地上了幼儿园。可是回来后,三儿子告诉我,阿姨问他们的鞋是谁做的,当他们回答是妈妈做的时,阿姨说了句“真难看”。当时我心里凉了半截,倒不是因为阿姨的评论,而是我深知自己刚刚学着做,做得不好。当我问他们:“明天还穿他们上学吗?”三儿子毫不犹豫地回答:“妈妈做的,谁说难看我也穿!”正是从这个时候起,我经常给孩子缝补,以及做衣服给他们,使孩子们养成了不讲究穿着、不同别人比穿戴、专心比学习的好习惯。

      在孩子的自尊心方面,我也十分重视。自尊心是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一种内在动力,满足孩子这种精神上的需要,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生活。记得三儿子在幼儿园演出的时候,在演出前就一再问我:“妈妈,我能不能演好?”我就鼓励他一定能演好。而当天演出他老把小手合在一起,放到腹部下动一动,引起众人的大笑,我才发现原来由于我的疏忽,忘了把他裤子的松紧带系紧,使得他为防止裤子掉下来不恚地做这些动作。演出后,他躲在一旁哭,说自己演出“砸锅”了,我告诉他:“那是妈妈的责任,你演得很好,领读得清清楚楚,唱得声音清脆好听。”孩子才转哭为笑。

      乐观自信孩子顽强拼搏

      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做父母的哪个不会感到痛苦、焦虑、寝食不安,可是我知道这时一方面要为孩子积极治疗、周到护理,另一方面要极力约束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惶恐不安,因为这样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我大女儿曾得过黄疸性肝炎,小儿子得过败血症,而三儿子从小就患有心脏病,3个孩子得病时,我一样难过,夜里哭泣也是常有的事。但是我从来不让孩子觉察。为了不让孩子有心理负担,我虽然在北京找好了给三儿子看病的医生,却让他和双胞胎弟弟一起回京(那会儿他们住在东北姥姥家),说是来玩玩。玩了几天后,又说是给两人一起查身体。所以,整个过程,小三一点也没有感到紧张。当时如果我们不是这样,而经常在孩子面前哭哭啼啼,就会给孩子造成“有慢性病”的心理负担,就会打击他的自信。

      文革时期我和孩子爸爸都被打成“反革命”,经常被拉出去批斗,但我们一直有这么一个信念:“要好好活下去,就是下乡种地,也要带好4个孩子”。我们被贴大字报、被批判、被下放,但仍教育孩子好好学习,我们的这种居乱不乱的状态和心理也给孩子带来了巨大影响,他们从此就知道无论多么艰难都要乐观向上。而在那混乱的时期、“读书无用”的大环境下,我们用书围起了一块小小的“平静乐土”。

      兴趣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我认为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乐在其中才能成为永不消退的内在动力。老大老二上小学,认识字了,家中的十几本《十万个为什么》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老三老四没上学就买连环画给他们看。书成了孩子们最好的朋友。家中的藏书看完后,我就到图书馆借书给他们看。姐姐看过书后把故事讲给弟弟们听。两个弟弟认识字后也学着哥哥姐姐的样子,捧着书专心阅读。《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中外名著,孩子们都一一浏览,几个孩子比着讲述书中的人物、故事和情节,谁要是讲不上来,谁就是没能耐。我最欣慰的是看着孩子们各自讨论自己所看的书中的有趣情节与动人故事时,那种愉悦的心情及由衷的出的欢笑。这才叫作“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最无价的精神财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