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孩子的智能光谱 ——访美国芝加哥儿童发展研究院陈杰琦教授 文/张湄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认知心理学教授加德纳于1983年,在他的专著《智能的结构》中提出的,他的这一理论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前来上海讲学的加德纳的学生、美国芝加哥儿童发展研究院的陈杰琦教授。 记者:陈教授,能否请你为读者简单介绍一下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 陈:加德纳通过大量心理学的实验数据和实例的观察分析,认为人类至少存在7种以上的思维方式。根据这些资料,他对人的7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内省智能作了定义。实践证明人的每一种智能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加德纳认为,过去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力的高低,甚至预言他们未来的成就是片面的,这实际上是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否定了其它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能,使孩子身上的许多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去年,加德纳又提出了第八种智能是自然观察智能。 记者:现在的年轻父母普遍存在着“育儿焦虑”,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呢? 陈:作为家长,不应该依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来决定培养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点我认为十分重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就像每个人的指纹各不相同一样,每个孩子也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着各自的强项和弱项。父母只有在尊重这种不同、了解这种不同的基础上,才能促进孩子多元智能的发展。 记者:那么,家长如何才能早期发现孩子拥有哪些优势智能呢? 陈:首先要给孩子提供多元化的环境。父母不要轻易给孩子定位,要让他自由地探索,留意孩子在没有人指导他应该做什么的时候,他会做些什么,并观察孩子喜欢运用哪一种智能形式来表现自己,这样也许就能发现孩子自然的发展倾向或优势智能。孩子有了较明确的倾向之后,父母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关注他并不感兴趣的领域,让他各方面都能得到均衡的发展,因为要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发展某种特长,往往需要运用人的多种智能。比如拉小提琴,并非只靠音乐智能就能完成,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家,除了音乐智能外,还需要身体运动的高难度技巧,对演奏者而言,他还需要人际关系智能来与听众进行沟通和选择经纪人,说不定还需要内省智能。同样,舞蹈也需要不同程度的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空间智能。 记者:在美国,有多所中小学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教育和办学,他们将学生带入社区,又将社区和社会上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引进学校,充分发挥儿童博物馆、科技馆的作用,你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陈:确实如此,当时我儿子所在的幼儿园就曾找我为他们做有关多元智能的报告。幼儿园还找了不少家长,他们分别是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为孩子们讲演、指导并解答他们的问题。这也是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资源,为孩子们创造各种机会来发展各种智能的一种方式。美国的一些学校把多元智能理论当作指导思想,由于孩子们的学习方式是各不相同的,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会运用不同的方法,从多种角度切入,让孩子们来学习和了解某一事物。比如一个关于小白兔的故事,教师也许不仅仅是用语言来讲述这一故事,还会通过连环画的方式、手工制作的方式、音乐剧的方式、舞蹈的方式来表现,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了解故事的内涵,同时孩子们也开阔了思路,了解到同一事物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加深了对事物的了解。 另一种做法是:完成了基本课程后,孩子们可以到别的有音乐、绘画或手工制作专长的教师班里“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这样,即使孩子在某一方面能力较差,他也能在其他方面发展自己的兴趣并发挥所长。 此外,美国的一些学校强调发展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孩子们在交往中学会了解自己同时也了解对方;注意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善于利用别人的长处,也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 记者: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多元智能理论是否对你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呢? 陈:当然,在这方面我也有一点体会。我的儿子曾经在某些方面比较弱,比如语言能力、体育,但他也有他的强项。我就利用他的兴趣点来帮助他发展语言能力。他特别喜欢各种各样的拼装玩具,因此,在他拼装玩具的过程中,我会向他提问,同他一起讨论,他就会轻松自如地谈自己的想法。每天晚上,我们全家总在一起吃饭,在餐桌上,每个人都会谈一谈自己一天的收获和感受,这样,孩子也就自然而然地加入进来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得到了锻炼。在体育方面,我们要求很严,陪他一起锻炼。我的育儿观是:让孩子选择自己愿意干和喜欢干的事情,这样才有利于他的多元智能的发展。 为孩子的优势智能提供发展空间 ●冬儿 编写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至少具有8种智能,作为一名家长,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如果你能早期辨识出孩子的优势智能及弱势智能,可能就会有机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策略,让孩子在发挥所长的同时,各方面也能得到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