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告别初中生活的学生,通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感。这些不适应往往成为他们在新环境中学习、生活的障碍,成为初、高中衔接过程的断点,如不及时调整,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家长和老师要提高警惕,敏锐地发现学生内心的矛盾和心理状态的变化,教师更要了解家庭状况对学生的影响,进而有的放矢地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健康地度过这个高危险期。 我们以北京十一学校高一10个班级的427名同学为调查对象,采用标准化的UPI问卷,对学生入学的心理适应进行情况调查,并且采用学生自评的方法,将学生的家庭状况分为家庭结构(完整、不完整)、家庭关系(融洽、一般和不和谐)、家庭教育方式(专制、民主、放任和溺爱)3个维度。采用spss软件进行结果的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首先,高中新生入学心理适应状况具有差异性。 问卷由身体状况、情绪状况和人际状况3个维度构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将被调查者分为3类:第一类是指那些有咨询要求和咨询愿望的学生,该类学生要求心理老师立即去了解情况、实施帮助;第二类学生需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给予更多的关注;第三类是指那些目前状况比较好的学生。高中新生中有24.4%是属于第一类,即需要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第二类的学生,即需要班主任老师在教学中予以关注的学生占23.9%;51.7%的学生属于适应状况良好的第3类。调查的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近:一方面,处于青春期的入学新生时常处于各种矛盾和迷茫之中,特别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悉心指导,因此出现很多同学有明确的咨询要求;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大多数学生已经接受了心理咨询这种辅导方式,这未尝不是青少年思想意识的一大进步。 其次,学生的入学心理适应能力与其家庭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民主与专制、民主与溺爱、放任和溺爱这3种教育方式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家庭关系主效应显著,表现为家庭关系融洽与一般以及融洽和差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从家庭状况与UPI结果的关系来看,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关系历来被认为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育有着重要的关系。民主的教育方式能使儿童形成独立、自信、适应力强等优良的心理品质;而专制、溺爱的教育方式往往使儿童依赖性强、缺乏自信、适应力差等。另外,融洽的家庭关系也将对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针对调查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老师和家长应关心学生进入高中后的各种变化(如情绪、言行、学习成绩等)。特别是家长应多与子女交谈,发现问题多与班主任沟通、联系,鼓励学生多参加班集体的活动,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第二,要指导学生迅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适应能力。恋家怀旧是刚入学新生的普遍心理,要引导学生把精力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多结交新同学、新朋友,让他们从中得到友谊和力量,减轻心理压力,减少孤独和寂寞感。 第三,要在学习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尽量摒弃诸如依赖性强、前松后紧等不良的学习习惯,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告诉学生开始由于把握不好学习节奏,听课效果不好是正常的,不要过分焦虑。 第四,要帮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让学生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新的学校,原来的学习尖子也许不“尖”了,原来的班干部成了“平民百姓”,那些自尊心强的优秀生在心理上便产生失落感,很容易由原来的自信、自负转向自卑。因此,我们应帮助学生根据新群体中的实际情况,重新客观地审视自己,选准参照系,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拟定新的奋斗目标。 第五,家长应理解、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家长不必知道子女的一切,给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间,不翻子女的抽屉,不偷看子女的日记或拆阅他们的信件。同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应更多地以朋友的姿态与他们谈话,尊重他们的合理要求,采纳他们的正确意见。 总之,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使学校与家庭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商教育学生的最佳方法,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