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儿子的学校开了计算机课,儿子闹着要买电脑上网。想想让孩子接触电脑和上网已是发展的趋势,就狠狠心买了一台电脑,安在儿子的卧室,并立即注册了上网账户。从此,儿子如鱼得水,一放学就泡在网上。开始,我和妻子看到他那么如饥似渴地玩这高科技的玩艺儿,心里美滋滋的。 过了几个星期,他对电脑的过于痴迷引起了我们的警惕。儿子好像对什么都失去了兴趣,就连平时喜欢的足球也很少踢了;做家庭作业时心不在焉,有时还完不成作业;经常上网到深夜,早晨起不来,白天打不起精神,老师也反映他的学习成绩下滑了。有一天,妻子从单位拿来一张报纸,让我看一篇告诫家长不要让孩子过度上网和防范网上“黄”毒的文章,我们才感到不该对孩子上网这么放任。不过,也不能因噎废食,把电脑处理掉。 我们夫妻俩对电脑一窃不通,怎么来“指导”孩子呢?常言说,人过三十不学艺,为了孩子,我和妻子决定四十“学艺”。于是,我们从书店买了几本电脑书,从单位找了许多介绍电脑网络的报纸,像读天书一样啃起来。儿子见我们开始学电脑,也乐于“义务”当老师,一边教,一边在电脑上做示范,过了两周后,我们从连开机都不会,进步到说起电脑、因特网来也头头是道了。 就这样,我们学会了上网。有一天晚上,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也是我第一次独自上网。一个个链接吸引着我从这个网站跳到另一个网站,几乎把全国“转”了个遍。令我吃惊的是一些网站的内容竟那么露骨,比小书摊上的那些内容“黄”多了,一些网站甚至把页面设计成半裸的动画。不知不觉,我在网上竟过了几个小时,天也快亮了。至此,我才知道为什么人们把上网痴迷的人叫网虫,我才知道各种媒体对网络的好处宣传过多,而对其缺点宣传太少了,以致于让人感到只要上网就有好处。 实践出真知。经过一段时间的上网实践后,我和妻子对因特网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浏览器的一些基本功能也掌握了。在此基础上,我们实施了对儿子上网的“管理方案”。第一,把电脑从儿子的卧室搬到客厅,不让他有闭门沉迷的条件。第二,限定了上网时间:每周末在完成作业后可以上网,但每次不能超过两个小时。第三,上网时我们尽量陪孩子一起“冲浪”,这样既能起到监督作用,还能对网上的内容及时进行分析解惑;如没时间陪孩子上网,我们就通过“历史”按钮检查他浏览过的网页,发现不良倾向及时“亡羊补牢”。第四,找出了几个较好的青少年网站和电子报纸,收入“收藏夹”,作为孩子固定浏览的站点。第五,从网上下载了防“黄”软件,凡是不健康的网站一律不让儿子进入。我们还花了几百元,让孩子上了一个不错的网校,让孩子在家里接收名师的教导。另外,还教育引导孩子树立健康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东西。 过了一个学期,这一系列措施起到了作用,不仅纠正了儿子开始过度上网的偏颇,消除了大部分可能在网上遇到的“毒害”,还真正让因特网这个现代化的东西帮助了孩子的学习。这学期,儿子的学习成绩上升了。儿子对时事、文史、科技等涉猎广了,作文水平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