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虑·遗憾·期望 一位心理咨询师对家庭教育的关注与思考

作 者:
晏红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现代教育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2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有一天,马志国先生在心理咨询室值班,已经快要下班了,一位女士急切地敲开了房门。一进门,她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起来。

      她说,孩子今年15岁,念初三。眼看该毕业了,却不好好学习,既不写作业也不遵守纪律,成绩下降到班上的后几名。最可气的是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总是鼓捣东西,玩钢笔,在书上乱画……整个一个多动症。她曾经带孩子看过医生,请医生开了一些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吃了也管不了多大用。最近听说市面上出了一种治疗多动症的新药,叫什么“益智丹”,几百元一个疗程。孩子刚开始喝的时候,老师和同学都说孩子上课老实多了,可是后来又不管用了……唉,这可怎么办呀,求马老师帮我们治治孩子的病吧!

      孩子是多动症吗?马志国要亲自见见孩子才做出诊断。于是,马志国单独与孩子约定了见面的时间。

      这一天,孩子如约来到心理咨询室。只见他戴着一副眼镜,文文静静、老老实实的样子,这就是那个让家长愁苦万状的男孩吗?马志国先与孩子随便攀谈起来,打消他等待挨训的紧张心理,然后引导孩子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

      “你最想和马老师说说什么心里话?”

      “我不争气,总让家长生气,是我不好。”男孩儿很自责。

      “你哪里不好呢?”

      “我懒得写作业,上课纪律不好,不注意听讲,总想玩点东西,总想跟别人说话,我对不起爸爸妈妈。”

      “你知道对不起家人,说明你是一个好孩子,你想让自己变好。马老师知道你一定是遇到了困难。也许马老师能帮助你。如果你愿意,可以和马老师讲讲你的心里话,比如,你是从什么时候不愿意写作业、不好好学习的?”

      男孩儿的眼泪不止地流泻出来,抽泣着说:“从小学三年级。有一次,我的作业有一题不会做,后来就忘写了,老师罚我写了好几遍。从那以后我就不爱写他的作业了。慢慢地,什么作业都不爱写了。老师就请家长,家长就打我,我就赌气,你越打我,我就越不好好学习。有一次,爸爸打我把一个墩布棍都打折了,妈妈脾气也不好,特爱向爸爸告状,他们那么可怕,我的心里话从来就不跟他们说。现在,我懂得他们是为了我好,我也想改好,可是我上课还是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我的学习成绩……”

      “你喜欢做什么事情,你做哪些事情时注意力最集中?”

      “我喜欢看电视,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偷着看,看电视时注意力非常集中。”

      孩子哪里是什么多动症?经常有些家长把孩子的“多动”与多动症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有本质的不同,最为明显的一点是多动的表现在活动内容和场合上有无选择性,真正属于多动症的孩子,其注意力难于集中是没有选择性的,比如,他们在自己不感兴趣的学习和听课活动时多动,在自己感兴趣的看电视和做游戏等活动中也多动,没法集中注意力。眼前这个男孩儿显然不是这样。

      现在,这个男孩很想改变自己。但是他面临的困难是父母要求他考重点高中,对他来说,这几乎是一个无望的目标。他对自己没有了信心,现在他最需要的就是恢复自信。

      于是,马志国先生对男孩儿说:“你愿意与马老师订一个‘君子协定’吗?咱们先不说能不能考上重点,马老师认为你下次考试进几个名次没有问题,你有信心吗?如果愿意,咱们拉钩?期中考试只要你有哪怕一点点前进,马老师也愿意听你的好消息!”男孩儿与马老师拉钩的时候很有力量。

      马志国先生还请家长密切配合:一是千万不能再打孩子;二是与孩子平等沟通,听听他的心声;三是不要再把孩子当多动症患者四处求医问药;四是降低对孩子的期望目标,让他从眼前一点一滴的进步开始,让孩子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后来的一个周六晚上,电话那边传来一个男孩儿的声音:“马老师,我是那个和您拉过钩的男孩儿,这次测验我前进了六个名次。您说我该不该报个喜?”

      “应该,应该,这就是应该祝贺的喜事呀!马老师祝贺你的进步,马老师相信你会继续前进的!”马老师的声音与那孩子的一样,有兴奋,有希望,有信心。

      忧虑:无病乱投医,有“病”乱抓“药”

      马志国先生从事心理咨询及研究20余年,在青少年心理、家庭教育心理、成人社会心理的咨询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长期的咨询与研究工作中,他遇到了许多家庭教育方面的来信、来电和来访,因而对家庭教育产生了独特的情感体验、观察视角和观点见解。

      他说,在他的心理咨询个案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先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正常”的问题,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却采用“非正常”的方式和手段处理,结果孩子的问题不但不能得到解决,反而说孩子有“病”,乱投医,乱给孩子抓“药”。孩子的心理和思想意识中一旦被贴上消极的标签,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缺乏自信,很可能没“病”也变成有“病”了。

      上述这个孩子把记忆拉回到小学三年级所受的伤害,而小学三年级正是一个需要多多帮助的阶段。三年级是孩子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时期,他们的学习内容开始加深,有的孩子适应得慢一些,就有可能跟不上学习进度。这个时候他们需要鼓励而不是刺激,需要动力而不是压力,他们需要父母实实在在的理解与帮助。如果父母跟着自己的情绪走,只知道着急上火,甚至打骂相加,或者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片面提出过高的期望值,正如逼孩子去“水中捞月”,他哪里会有努力的信心和动力?结果家长却埋怨孩子的学业无成,责怪孩子有“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