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93.2;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301(2002)02-095-08 进入新世纪以来,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方向,单体城市的演化已融入了城市群之中[1]。城市群演化最直观的表现是城市空间的扩展过程,这一空间过程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城市群体结构的变迁规定了城市群演化的方向,城市化和城市群空间是演化过程的主体要素,城市土地扩展是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具体表现。 1 城市群体结构及其演化 1.1 城市群体结构型式 城市群体可概括为三圈层空间结构。城市群区以首位城市为核心依此向外推移,城镇的规模、城镇密度、城镇及城镇组群的等级依次降低。空间分布的节点在相似的背景条件下,吸引和排斥作用使其分布趋于均匀,由于各节点生长机会和能力的不均衡,相互作用,场强存在较大差别,导致城市规模和分布的梯度差异。在这一系统中,能量向较高的区域或个体集聚,形成随城市规模增大而城市个体数目的逐级减少,规模较大的个体占据和影响的空间愈来愈大,最终形成有序的等级序列。从圈层结构分析,城市群体结构可划分为核心首位城市带、城市组群发育带、城市个体分布带、城市群腹地带(见图1)。核心首位城市带:位于城市群中心,发展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由首位城市及其卫星城组成,二、三产业发达,非农业用地所占比重较大,交通通达性好,具有极强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城市组群发育带:围绕核心区形成规模不等的次级城市聚集区,城市发育程度高,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在城市群中承担特定的功能,交通便捷。城市个体分布带:分布于城市组群外围,城市个体差异明显,无集聚性功能,与前两圈层有一定的交通联系,城市分布相对均匀,农业用地所占比重较大,以区域性集聚为主。城市群腹地带:由于交通通达性等因素的影响,核心扩散未能在此形成要素集聚,以农业用地为主,二、三产业不发达。以此为骨架形成理想的城市群结构型式。
1.2 城市群体结构的演化 弗里德曼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与空间组织变化建立起对应关系,提出空间结构演化的四阶段模式:第一阶段(前工业经济)为没有系统独立地方中心,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为一个简单强大的中心和发展滞缓的广大外围地区,第三阶段(工业成熟)为一个单一的全国中心和强大的外围次中心,第四阶段(大量消费)是一个功能上互相依赖的城市系统,同时指出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推动着空间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与之相类似,城市群体结构的演化可以做如表1的概括和描述。 城市群体结构的演化遵循城市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产业发展按一、二、三,二、一、三和三、二、一的序列发展;用地类型由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化;圈层结构也由少而增多;功能结构由简单综合、整体分化、局部分化、局部综合向整体综合的方向转化。总之,城市群体空间的演化,其结构和功能由简单到复杂,内外联系由松散到密切,空间结构由不稳定到稳定进化[2]。城市群体结构演化主要体现在其生长形态的变化上,在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均一的理想状态下,城市群形态应为圆形。由于条件因素的不均一性,特别是交通条件和交通设施的较大差异,使城市群形态呈现很大程度的变形,形成团聚状生长,形态、带状生长形态、星状生长形态。
2 城市群空间扩展 2.1 城市化的空间扩散 城市化的空间扩散先于物质空间的扩展,它有着更为广泛的内涵,不仅包括城市区域的扩张,也包括城市文明的传播;不仅包括城市人口的增加,也包括产业的转换和更替等。 2.1.1 城市群空间的构成因素 城市化及其扩展在空间上的体现表现为空间填充和空间蔓延。城市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城市要素的空间增长和格局变化,空间增长在平面上表现为城市群地域的蔓延,在垂直方向上以空间增厚的形式显现——城市向高空和地下扩展。空间格局的变化表现为城市功能区的替代和城市要素空间密度的增加[3]。 Bourne指出,城市空间结构(urban spatial structure)是指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市场竞争和供需关系是城市群扩展的主导原则。空间作为一种资源。在城市化过程中成为各方主体争夺的对象,伴随着农业与非农业、城市与乡村、结构与功能、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等过程,空间及其附属物质——土地、区位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城市土地级差收益的存在,引起空间要素的向心集聚,形成了填充式扩展和垂直扩张;集聚的同时,不具备竞争性的空间要素(如低附加值产业)被推移至城市群外围,形成了蔓延式扩展和平面扩张,空间结构的变化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城市群的扩张以空间要素流为载体,诸如人口流、物质流、技术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固化的各种流态使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城市群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完成了城市群的空间扩展。 2.1.2 城市群空间扩展的前奏—城市化的空间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