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郊化空间特征与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
宗跃光(1956-),男,北京人,城市生态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城市景观规划及房地产估价与市场分析。曾先后参加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等多项科研课题。1997年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在国内、国际有关学报、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E-mail:zongyg@163.net,ygzong@yahoo.com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北京 100875 周尚意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北京 100875 张振世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北京 100875 郭瑞华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北京 100875 陈红春 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福田分局,深圳 518045

原文出处:
地理学报

内容提要:

城郊化是大都市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进入了典型的城郊化过程。根据1985~2000年遥感影像和1992~2000年2000多个土地开发样本资料,在GIS的支持下,通过对比北京80~90年代城郊化空间特征,根括出城市用地5种扩展方式和廊道效应作用下的波浪式扩展过程。在模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带来的巨大投资规模,预测北京大都市城郊化的3个圈层、8个扇面和6个廊道的发展趋势。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2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93.2

      1 引言

      一个城市的发展受到向心力和离心力的推动。这2种力量的互相消长,导致城市发展呈现阶段性。城效化就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以后的一种离心分散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办公业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城郊区的外迁。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已经进入了典型的城郊化过程,这是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1-3]。北京申奥成功,巨大的投资规模将会极大刺激北京城郊化过程,加速北京走向世界大都市和第一流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

      城郊化的出现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50年代后,由于特大城市人口激增、市区地价不断上涨,加上生活水平改善,人们追求低密度的独立住宅和优质生态环境,交通网络的现代化和私人汽车广泛使用等原因,城郊化进程加速。以住宅郊区化为先导,引发了市区各类职能部门纷纷郊区化的连锁反应。首先迁往郊区的有商业服务部门,然后是事务部门。70年代以来,一些大都市区人口外迁出现了新的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国外学者将这一过程称之为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在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国内外移民的影响,1980~1984年间,纽约、费城、波士顿、芝加哥等7个城市在中心市区实现人口正增长,出现了所谓再城市化(Re-urbanization)。根据发达国家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的周期变动,一些学者提出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周期理论,即由向心城市化、城郊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4个连续的变质阶段构成大都市区的生命周期[4]。

      2 西方发达国家城郊化的4次浪潮

      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都市主要经历了4次城郊化浪潮[5-9]。第1次浪潮是人口的郊区化;第2次浪潮是制造业的郊区化;第3次浪潮是零售业的郊区化;第4次浪潮是办公事务业的郊区化。现代交通工具的产生与变革是近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特别是地铁和轻轨铁路出现后,轨道交通对大城市扩张起的作用更为明显。1863年,伦敦兴建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此后,随着地铁和郊区铁路向四面八方伸展,伦敦的通勤半径速度增长至15英里,城市呈星状发展。郊区是受城市影响最深的地域,城市经济结构的转换和向外扩散无疑也最先影响到郊区。城市工业、第三产业和住宅不断向郊区扩散,各种交通、通讯设施不断向郊区延伸,不仅导致土地利用集约化、产业结构高级化,而且重新塑造了城郊化地区的网络结构,使之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所谓城市网络化,是指由各种现代交通网、通讯网、管道和河流、绿地等为载体(网),各类不同功能单元、不同规模的城镇为基础(络)组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流交换的城乡地域生态系统。通过对国外典型大都市区或大都市圈的发展过程分析可以发现[10]:(1)大都市城郊化过程一般形成3~4个圈层结构,除核心区与近郊区容易相连成片外,大都市城郊化过程都有明显的扩展扇面;(2)大都市的空间扩展周期因不同地区或不同时代而有所差异,但是遵循20~40年的城市建成环境形成周期,即介于10年左右的“朱格拉周期”和长达50年左右的长波“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之间;(3)大城市圈的凝聚力十分巨大,可以聚集全国人口或产值的10%~30%,个别产业的聚集度可以高达70%以上。

      3 北京大都市空间城郊化的基本特征

      本文利用北京地区1985~2000年4个时期的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探讨20世纪80~90年代北京市城郊化用地空间特征和变化的规律[11-13]。

      3.1 多种增长方式并存的城郊化空间扩展方式

      为了从整体上认识北京城郊化的空间扩展特征,本文应用聚类别模型,首先对遥感影像像元的用地类别进行判别,然后根据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进行聚类分析。理论上依据钱学森先生提出的0.618优选法系数,确定38%的城市建设用地等值线作为判别依据,根据像元点的位置,应用点轴修正系数模型进行调整得到图1。通过对比北京1985年与2000年城市用地分布特征概括出5种城市扩展方式:同心圆式蔓延、局部扇面式扩展、廊道式辐射、飞地式增长和粘合式填充,且在不同时期、不同方位上5种扩展方式同时并存。

      从图1中可以看出,5种扩展方式均有很好的体现。在环绕城市中心的闭合等值线之外,还有若干以“飞地”或卫星城镇为中心的孤立中心,如:西北部的冒平、南口,东北部的顺义、首都机场,南部的大兴和西南部的良乡等。增长等值线沿城市中心、卫星城镇的扩展,主要依附于增长核心环状向外扩展,表明同心圆式和飞地式增长主要是有点效应作用下引起的。局部扇面等值线以交通廊道为依托优先增长,形成向外突起的倒扇面形状,这是由于交通射线改善了局部地区的可达性。沿交通廊道继续向外扩展的结果形成辐射式增长,因此局部扇面式扩展和廊道式辐射主要是廊道效应作用的结果。随着中心区与卫星城镇之间的城市用地比例增加,不断有分离的中心被填充合并入环中心区的等值线内,同时有新的增长核心生成,这种在核心之间、核心与廊道之间的粘合式填充是点效应和廊道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1985年石景山、清河、酒仙桥、通州、南苑、丰台等地为孤立中心,至1990年被并入环中心区的等值线内;2000年西北部的沙河和西南部的良乡开始与中心市区粘合,同时也预示东北部的首都机场、东南部的马驹桥和南部的大兴将会在下一阶段与母城结合成片。

      

      3.2 廊道效应作用下的城市用地波浪式扩展过程

      通过平面影像图的分析,可以发现等值线明显沿着廊道扩展分布的特点。因此,本文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沿京昌高速公路为主要轴向,对两侧各2.5km的范围内的城市建设用地百分比进行统计,得到剖面上不同时相的城市用地比例变化系列(图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