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玉麒(1963-),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空间结构与区域发展研究。Email:luyuqi@263.net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地理学报

内容提要:

双核结构模式是指在某一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它广泛存在于中国沿海和沿江地区,以及其它国家和地区中。从机理上考察,它导源于港口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空间组合,由于兼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居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从而可以实现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从形成类型看,可分为内源型和外生型2种类型的双核结构,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其典型代表。对于后者,还衍生出由新旧首都构成的一种特殊的双核结构现象。双核结构的形成与流域有莫大的关系,据此可建立基于流域的双核结构形成的理想图式。流域自然条件、运输结构的改变,以及运输主通道走向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可使双核结构的形成区域由流域拓展至其它一般区域。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2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9.9

      1 引言

      由于空间结构研究更侧重于区域形成机理、空间分布特征的规律性分析,所以自古典区位论开始,空间结构逐步成为区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侧面,目前已成为地理学的四大流派(生态学派、景观学派、区域学派和空间学派)之一。近年来,以点轴理论为代表[1-2],区域机理研究与空间结构模式研究已成为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

      自1998年在皖赣地区发现双核结构现象[3]以来,我们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双核结构不仅广泛存在于中国沿江地区,如成都-重庆、长沙-岳阳、南昌-九江、合肥-芜湖等,以及沿海地区,如沈阳-大连、北京-天津、石家庄-黄骅、济南-青岛、徐州-连云港、杭州-宁波、广州-深圳、南宁-北海等(图1),也广泛存在于其它国家和地区中。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区域发展中的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简称双核结构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1)表1中京津沪3市的数据为市域数据而非市区数据。(2)由于中国现有市区的概念和地域范围的统计口径差别很大,所以表1所列数据仅具参考意义。从表1看出,上述双核结构所在的区域涉及中国的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共3市7省。土地总面积241.36×10[4]km[2],占全国25.14%,2000年人口为8.34×10[8]人,占全国65.87%;同年GDP总量为71910.27×10[8]元,占全国80.43%。亦即大致以全国1/4的国土面积,拥有全国近2/3的人口,生产全国4/5的国内生产总值。因此,这是在中国发达区域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现象。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无疑对我国这一地区的区域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一方面,从理论层面考察,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其中隐含有内在的必然?显然,只有对这种现象的形成机理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才能称之为理论模式。本文试图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

      

      图1 中国沿海和沿江地区的双核结构

      Fig.1 The dual-nuclei structure in the coastal belt,theregion along the Yangtze in China

      2 双核结构的空间耦合机理

      归纳双核结构现象的共同点,可以发现一方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要是省会城市;另一方则是重要的港口城市,行使着区域中心城市的门户港城的功能。据此,我们可以对双核结构模式作出如下定义:在某一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那么,在一个区域中,港口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是如何走向空间耦合的?

      表1 2000年中国沿海和沿江地区双核结构端点城市人口和GDP状况

      Tab.1 The city population and GDP in the dual-nucleistructure in the coastal belt and the region along theYangtze in China in 2000

      

      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相关省份统计年鉴。

      2.1 区域中心城市寻求对应的港口城市而与区外发生更为有效的联系

      港口城市的别称是“门户港城”,亦即是所在区域对外交往的通道和窗口。历史上,江南地区的苏州与扬州、苏州与上海所形成的双核结构是一非常典型的案例。

      唐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由此至19世纪中期(清朝后期),江南的中心城市一直是苏州。经济重心的南迁,导致我国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局面的形成。由此,以江南地区为主的南方货物大量地运输北方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在这一格局下,不同时期大运河和海路作为货运的主通道,使扬州和上海相继成为苏州的门户港城,从而分别构成苏州—扬州、苏州—上海的双核结构。

      2.1.1 运河主通道与苏州—扬州构成的双核结构 从经济意义上考察,漕粮北运是各个朝代赋予大运河的最主要的历史使命。而漕粮中转枢纽点的区位优势是推动扬州成为全国性中心城市的首要因素。唐朝“安史之乱”以后,为了使南方更多物资北运,于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年)改革漕运,决定江南各地租米自本州运到扬州集中,再另组织漕船北运,以缩短等候水位涨落的时间。于是,扬州成为当时最大的中转站。直至宋代,仍是采用分段运输的办法。“宋之转运,则尤以扬子为要区,乃置发运使治其他,以总天下之漕”[4]。由此形成了由区域中心城市苏州与港口城市扬州所形成的双核结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