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念海教授与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学

作 者:

作者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2/Research Center of Northwest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S haanxi Normal University,Shaanxi Xi’an 710062,China 吴宏岐(1963-),男,陕西宝鸡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 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原文出处: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2 年 02 期

字号:

      一、关于学科理论的探讨

      对于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应包括哪些分支学科,学术界的看法不尽一致。以往学术界对历 史农业地理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所以这一学科的归属问题也鲜有探讨。自20世纪80年代以 来,史念海教授由于承担国家大地图集中的历史农牧图组的编绘工作,对历史农业地理领域 的研究逐渐深入,相应地提出了建立历史农业地理学的动议。他认为:“在绘制农牧地图时 还应先撰写出相应的论文,再根据论文绘制相应的图幅。或者不至出现任何纰缪。特别是有 关 农业部分更是如此,这样的论文按理说就应该属于历史农业地理,如果编印成册,就称之为 历史农业地理,也是无可非议的。”[1]至于历史农业地理与历史经济地理的关系,史先 生也作了相应的探讨:“若是要撰著以中国历史地理学为名的著作,而以历史农业地理与历 史 民族地理、历史经济地理等相提并论,使之成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却似乎还要再作斟酌,因 为就不免和历史经济地理有所重复。既讲历史经济地理,就不能不涉及农业的发展和凋敝。 不 论其为发展或凋敝,都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布局。在历史经济地理部分涉及到农业,又另辟 历史农业地理与历史经济地理并列,是难免叠床架屋之讥的。”[1]在史先生看来,历史农 业地理学应当是历史经济地理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现代农业地理学是研究现代农业生产布局的学科,而历史农业地理学则应侧重于历史时期 农业生产布局研究。史念海教授认为,研究历史时期农业生产布局不应仅局限于“狭义”的 农业,应包括农、林、牧、副、渔等诸多方面,就以种植农业而言,除了粮食作物而外,还 应兼顾蚕桑、麻类、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研究。探讨“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 任务,历史农业地理也不例外,不仅要研究历史时期农业生产布局发展演变的自然、社会、 经济等方面的因素,还要探讨农业生产布局发展演变对自然环境及社会政治的影响。

      由于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剧烈,仅凭历史文献的考证并不能完全准确地把握 农业生产布局的变迁情况。有鉴于此,史念海教授积极提倡在研究中开展野外实地考察工作 ,这在他的有关黄河流域历史农业地理、黄土高原历史农业地理等方面的论著中表现得尤为 突出,为以后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二、关于北方农牧分界线变迁

      历史时期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布局变化频繁,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其间 究竟有什么样的规律?搞清农牧分界线的变迁情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关于战国时 期农牧地区的分布格局,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有过“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 筋角”的说法,但对农牧分界线在龙门碣石间的具体记载则不甚清楚。史念海教授在20世纪 50年代即已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对这一农牧分界线进行了初步复原工作,认为“如由碣 石向西南作一曲线,沿今燕山南麓,至于恒山之下,再西至于汾水之源,循吕梁山而至龙门 ,其西其北,当为当时的畜牧区域,或农牧相杂的区域”[2]。后来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 史先生的《论两周时期农牧业地区的分界线》一文又对战国时期龙门以西的农牧分界线 作了确定:“龙门山以西还应继续向南引伸,达到陇山之下,再越过陇山,经嘉陵江上游西 侧 趋向西南,经今四川省平武、茂汶诸县之南,西南过岷江,再经天全县西,荥经、汉源诸县 之东,又经冕宁、西昌诸县市之西,而达到今云南省剑川县及其以西的地方。”[3]战国时 期的农牧分界线是由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发展而来的。西周和春秋时期北方地区族 类众多,生活方式差异较大,且由于史料简约,各族类的居地范围也多有含糊之处。在这篇 论文中,史念海教授又“钩稽史籍,参证野外考察所得”,对西周、春秋时期的农牧分界线 也分别进行了研究,清楚地勾画了两周时期800余年间农牧分界线的变化情况。自秦汉以来 , 不断移民实边,战国时期形成的农牧分界线逐渐向北推移,南北朝时期曾有所反复,但隋 唐以来又重新呈现不断北移的趋势。大体而言,农牧分界线的西段变化较东段变化更为明显 和剧烈。史念海教授曾以黄土高原地区为对象,详细地探讨过历史时期农牧分界线西段的南 北变化规律及其给自然环境和社会政治所带来的深刻影响[4]。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史念海教 授对历史时期北方地区农牧分界线变迁问题的重视。

      三、关于黄河和长江流域农业区兴衰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我国农业文明的两大重要发源地,从古至今我国的重要农业经济区 多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和人类开发程度的差异, 这两大农业地区生产布局的变化各具特色。大致在唐中叶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经济较 长江中下游发达;唐中叶以后,长江中下游的农业经济水平则赶上并进而超过了黄河中下游 地区,全国经济重心也随之发生了由北向南的转移。由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历史农业地 理研究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史念海教授对这两大农业地区的研究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在 他已发表的历史农业地理方面的论著中,多半是有关这两大区域的内容。在《由地理的因素 试探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文化最为发达的原因》一文中[5],史念海教授最早揭示出,关中渭 河中下游平原,晋西南汾河下游平原,豫西北伊洛河下游平原,冀西南、豫北、鲁西北的河 济平原等地及其附近地区,是黄河流域远古时期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原始农业最 为发达的所在。在《古代的关中》、《春秋战国时代农工业的发展及其地区的分布》、《 战国至唐初太行山东经济地区的发展》、《秦汉时代的农业地区》、《开元天宝之间黄河流 域及其附近地区农业的发展》、《隋唐时期长江下游农业的发展》[6]、《黄土高原及其农 林牧分布地区的变化》、《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地区的分布及其变 迁》、《战国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各地经济的变迁和发展》、《论唐代扬州和长江下 游的经济地区》[5]、《隋唐时期黄河上中游的农牧业地区》[7]、《唐代河北道北部农牧地 区的分布》[8]等一系列文章中,分别对秦汉、隋唐等重要历史阶段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主 要农业地区的农业发展及其地区差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些论文不仅解决了许多相关 问题,也成为这门历史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奠基之作。

      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受着自然环境和社会政治条件的制约,也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演变产 生一定的影响。史念海教授对这一问题日益关切,所撰《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变化及其对王 朝盛衰的影响》一文就阐发了这方面的思想[9]。文中,史先生以都城长安为中心,将隋唐 的版图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半部是富庶的农耕地区,是粮食的主要来源地;西半部是半农半 牧地区,为军马的主要来源地。在史念海教授看来,这东西两半部“犹如左右两臂”,在内 政清明、指挥裕如的前提下,就可保证国富兵强、郅治太平。唐朝前期,由于控制着这两个 地区,所以国势颇为强盛。及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威胁粮道,政府对左臂的控制实际上已 经瘫痪;加之吐蕃伺机东侵,半农半牧地区沦于敌手,国家失去右臂,马匹的来源也几至断 绝。“左右两臂,一边瘫痪,一边断绝,不仅指挥不灵,甚至无以指挥,所谓郅治太平,就 都 无由谈起了。”这样形象生动的论述,对政治史的研究当有一定的启迪。

相关文章: